贫困户向海东不仅脱了贫,还成了致富带头人
一坛窖藏酒 酿出新生活
在龙塘乡黄金村一个普通农家小院里,一位朴实的汉子不停地忙碌着。他时而摊粮闷粮,时而配糟发酵,动作熟练灵活。
中国彭水网(通讯员 罗 成 文/图)在龙塘乡黄金村一个普通农家小院里,一位朴实的汉子不停地忙碌着。他时而摊粮闷粮,时而配糟发酵,动作熟练灵活。酿酒作坊里,酒香扑鼻,传统的酿酒技艺结合黄金村的山泉水让他家的“土”酒“土”得与众不同。
这位中年汉子名叫向海东,是村里小有名气的“酿酒师”。向海东是黄金村的建卡贫困户,一家7口人,父母年迈,行动不便,无劳动能力,还要照顾视力残疾,耄耋之年的奶奶,生活十分拮据。
帮扶干部为了帮助他脱贫,为其配备了生态护林员岗位,同时鼓励他种植烤烟、养殖肉牛等产业摆脱贫困。2019年,他共种植了烤烟25亩、养殖肉牛30余头,卖了12头,纯收入达到了17万余元,继而稳定脱贫。
“心高气傲”的向海东并不仅仅满足于脱贫,为了进一步提升生活水平,想着利用自己酿酒手艺建造酒作坊,但创业资金的缺乏又让他望而却步。黄金驻村工作队及村支两委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精准施策,协助他续贷金融扶贫贷款,用于酒作坊的基础设施建设。
2019年,向海东的酒作坊共生产1万多斤“土”酒,销售6000余斤,收益4万余元,另窖藏4000余斤。向海东说:“利用陶瓷容器将酒窖藏在3至4米深的酒窖内1至3年,酒体能够自然缓慢老熟,提高酯化比率,变得醇香协调、口感醇厚,去除了新酒刺激、冲鼻、糙辣等不愉快感。窖藏酒虽工序复杂一点,但成本底,收益是新酒的2倍以上,是我今后的主打品牌。”
种烤烟、养肉牛、酿“土”酒,这么多的活儿,一个人是无法兼顾的。为此,向海东想到了邀请左邻右舍和村民务工的办法。“这样既解决了人手不够的难题,又帮助了村民就业,一举两得。”向海东说。
“务工一天有100元的工资,划算!”建卡贫困户汪国成说,他今年已经66岁了,无法出去务工,在向海东的酒坊做零工,工资可以补贴家用了。汪国成对这样的工作十分满意。
2019年至今,向海东为周边农户30余人提供务工岗位,带动贫困户5户10 人,共支付劳务工资4万余元,成为了黄金村名副其实的致富带头人。“以创业带动就业,带领贫困家庭脱贫致富,也算是为脱贫攻坚贡献一份力量。今后我还要继续努力,扩大生产规模,拓宽销售渠道,希望能给更多贫困家庭提供务工岗位。”向海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