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水首页>新闻频道>社会>
§当前位置: 彭水首页>新闻频道>社会

14岁学做 12年坚守

丁其娥做米花“做”出好日子

彭水日报发布时间:2020-08-0609:31:26
淘洗、烹蒸、挑拨、凉晒、油炸……一块接着一块,8月3日,丁其娥一大早就开始忙着做米花,米花的香味在房间里弥漫开来,让人垂涎欲滴。

中国彭水网(融媒体记者  陈 淋  文/图)淘洗、烹蒸、挑拨、凉晒、油炸……一块接着一块,8月3日,丁其娥一大早就开始忙着做米花,米花的香味在房间里弥漫开来,让人垂涎欲滴。

“一个月差不多要做10袋米的米花,每袋米100斤,做出的米花卖2元一个,生意好的时候一天要卖四五百个米花。”丁其娥告诉记者,每到过年或节庆时节,米花生意会格外地好,做米花很累,但累也是有所回报的,一家人如今的好日子全是自己一个个米花“做”出来的,在城里买了房买了车,一年下来能收入10多万元。

米花,彭水传统美食,广泛运用于农家喜庆活动,通常是伴随糖果、瓜子、卤菜等小吃,在主菜之前上桌,或作为宵夜的点心。今年46岁的丁其娥,桑柘镇白龙村5组村民,做米花已经12年了,谈到为什么会以做米花为生,丁其娥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

“我14岁时,因为两个哥哥要结婚成家,母亲忙着做米花准备酒席上用来接客回礼,于是我也就跟着学了起来。多年以后自己成家立业了,家里三个孩子要读书,还有老人要供养照顾,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就想着靠手艺吃饭,在家做米花卖,既能挣钱还能照顾到老人孩子,这一做就是12年。”丁其娥说,米花的制作很有讲究,主要有淘洗、烹蒸、挑拨、凉晒、油炸五道工序,非常考验人的耐力和耐心。“头一天晚上把糯米洗净泡好,第二天早上五六点就起床开始忙活,生火、蒸米,然后挑拨,挑拨是最费时费力的,常常一站就是一上午,要挑拨百多个米花出来,接着就是晾晒。”

丁其娥介绍,晾晒是十分关键的步骤之一,将拨制好的米花,平放在竹架、簸箕等晾晒器物中,刚拨制出来的米花不能直接在爆太阳下晾晒,需慢慢晒干,否则米粒发裂,甚至不能炸透。若是冬天晾晒,还须生起火炉烘烤。

每一个米花,丁其娥都用心用情地制作,做出来的米花深受顾客们的喜爱,物美价廉。近年来,丁其娥被评为彭水米花制作技艺县级优秀代表性传承人,也有人慕名前来找她学艺。

“只要别人想来学,我都全力相授,我已经教了两个徒弟出来,平常我弄的时候,自己的孩子耳濡目染,也会在旁边给我打下手,帮忙。”丁其峨说,米花是老少皆宜的食物,大家都喜欢吃,但制作的人越来越少了,她坚持做,一是可以补贴家用,二是可以当作传承的动力,想要把这项技艺做好做精,保护好传统习俗,让它一代代地传承发展下去。



分享

手机阅读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