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下的坚守(三)
液化气送瓶工: 肩头扛起“万家烟火”
一大早,火辣辣的太阳就开始展示它的“炎值”。然而在大街小巷,有一群人每天拉着一车的液化气瓶,即使是高温天,为了保证市民们能及时用上燃气,依然会冒着酷暑准时准点把煤气瓶送达。
杨红兵就是其中一员。8月13日,记者跟着杨师傅为居民送液化气,近距离感受了一回高温下的配送。
33岁的杨红兵2011年成为一名送气工,无论严寒酷暑,一送便是9个年头。记者见到杨师傅的时候,他正在往车上装液化气罐,两侧的手拉铁架一边一个,看着杨师傅如此麻利,记者不禁上前一试,发现两个罐子重量可不轻,装上车得费不少力气。
“一罐气有56斤,我每天差不多要送40罐左右!”杨师傅告诉记者。从业9年,杨红兵最大的体会就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要尽力让顾客满意。
如今,在很多没有通上管道天然气的老旧小区和出租屋里,瓶装液化气仍是居民们每天做饭烧水的主要“气源”。每天,都有一群像杨师傅这样的送气工人,肩上扛着约30公斤的钢瓶穿梭在大街小巷,一层层爬楼梯送到各家各户。
融媒体记者 任 会 文/图
外卖小哥:让烈日为新鲜美味加温
连日来的高温天气,让人们感受到了这个夏季的“烧烤模式”,大家都想窝在空调房里享受清凉,去厨房做饭更是一种考验。由此,点外卖也成了“清凉清单”里的一项。只需动动手指,不一会儿外卖小哥就将一份可口的美食就送到了手中。
8月12日下午1点,外卖小哥赵峰毅骑着摩托车赶到了商贸园的一家餐饮店等待商家为顾客备餐。店内的空调开放,一股冷气扑来,赵峰毅大吸一口气:“哇,好凉快。”
29岁的赵峰毅是贵州沿河县人,到彭水当外卖小哥刚两个月。“这段时间虽然热, 但是每天的单子多,一天跑下来差不多有80单,一个月算下来四五千块不成问题。”赵峰毅说,外卖行业是跑得多,收入就高,不管天气多热,只要能接到单子都很开心。同时,送餐的速度决定了接单的多少,所以每接一单,赵峰毅都想用最短的时间将单送到顾客的手中,而在这样的高温天气下更是一种考验。
“一天下来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汗水基本没停过,一天至少要喝六七瓶水。”赵峰毅说,县城有很多老小区没有电梯,他常常一口气跑上十几楼为顾客送餐,来回一趟只需要两三分钟。
中午,是送餐的高峰期也是气温最高的时候,摩托车停在烈日下,取餐回来后,摩托车坐垫已经被晒得滚烫。为了争取送餐时间,赵峰毅毫不犹豫地骑上了摩托车赶着给顾客送餐。
“送餐后收到了顾客的好评,心里还是很开心,就算路再远,楼再高,天气再热也觉得这一趟跑得很值。”赵峰毅说,作为外卖行业,收到了顾客的好评也就是对他们最大的鼓励和支持,也算是夏日里的“一丝清凉”。
融媒体记者 蔡 秀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