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祥全养猪踏上致富路
念好“养猪经” 甜了好日子
苏祥全是芦塘乡板栗村人,以前一直在煤矿场里上班,由于勤劳肯干,一家人的生活虽然平淡但也幸福。1997年,因为一场事故,苏祥全失去了双手的手掌,没了双手的手掌,苏祥全完全失去了生活的信心,正在他万念俱灰的时候,他可爱的儿子出生了。
中国彭水网(融媒体记者 赵 琴 文/图)9月22日清晨,天微亮,苏祥全便起了床,洗漱完毕后,往楼下的养殖场走去,开始了一天的劳作。
苏祥全在准备饲料。
苏祥全是芦塘乡板栗村人,以前一直在煤矿场里上班,由于勤劳肯干,一家人的生活虽然平淡但也幸福。1997年,因为一场事故,苏祥全失去了双手的手掌,没了双手的手掌,苏祥全完全失去了生活的信心,正在他万念俱灰的时候,他可爱的儿子出生了。
“有了孩子,想法完全不一样了,我得为这个家庭振作起来。”苏祥全说。和妻子商量后,他们决定养猪。2000年,他们购进了20多头猪崽,但因为没有技术,损失了近10万元。
“乡里知道了我的事,便经常上门对我进行指导,县里有什么培训,也派我出去学习。”苏祥全感激地说。随着两个孩子渐渐长大,学费、生活等开销越来越大。2014年,通过自己申请、村里评议,苏祥全一家评为村j里的建卡贫困户。
为了生计,苏祥全的妻子远走厦门务工,他一个人维持着养殖场的运转。“我一个人可以,只是比别人慢一些,比如打扫猪圈,别人只要半个小时,我可能就要2个小时。”苏祥全说。
从此,苏祥全的生活就完全被养殖场占满了。每天6点过起床,打扫猪圈,给猪喂食,一整套活下来,就已经快到中午12点了。“自己喂的猪自己管,我可以。”每当别人劝他少养一些、轻松一些的时候,他总是这样坚定地回答。
在空闲时间,苏祥全就钻研养猪和防疫技术,逐渐掌握了母猪保健、猪病治疗、繁育等一体化养猪理论、实践操作技术,他也逐渐成为当地养猪的行家里手。“养猪这件事,要善于在失败中总结经验,也要有耐性,如果中途放弃就失败了。”苏祥全说。随着苏祥全养殖技术逐渐成熟,养殖场渐渐扩大到200多平方米,为了减少喂养时间,苏祥全还为养殖场添置了自动采食槽,大大减少了他的劳动强度。
技术的问题解决了,市场的问题则根本不用担心。苏祥全喂养的猪白白胖胖,到了出栏时间,早早的就被买主预定。凭着自己努力,苏祥全从试养20头猪开始,发展到存栏90余头,年销售150多头。在2016年,他们一家终于甩掉了贫困帽。“今年已经出栏了50头,现在行情好,纯利润在10万元左右。”苏祥全笑呵呵地说。
如今,苏祥全家里的2个孩子,大女儿上了大学,儿子上了高中,成绩还不错,养殖场步入正轨,从来都不愁销路,苏祥全一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