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水首页>政务频道>理论>
§当前位置: 彭水首页>政务频道>理论

从一个电话说起

发布时间:2020-10-3009:38:18
视频的一端是未满3岁的女儿,另一端是一名正在办案的纪检监察干部。女儿太小,她不明白每次和爸爸通话,为何爸爸身后都是宾馆房间的布置。一个最为平常的电话,道出了一种思念和一种常态,也道出了一名纪检监察干部的责任和担当。

“爸爸,你在哪里?”

“宝贝,我在出差呀!”

“你又在宾馆出差吗?”

视频的一端是未满3岁的女儿,另一端是一名正在办案的纪检监察干部。女儿太小,她不明白每次和爸爸通话,为何爸爸身后都是宾馆房间的布置。一个最为平常的电话,道出了一种思念和一种常态,也道出了一名纪检监察干部的责任和担当。

三年前,带着一份激情,一份志忑,我走上了纪检监察这个神圣又神秘的岗位。说他神圣,是因为纪检监察队伍守护着我县政治生态的风清气正;说他神秘,是因为办公室经常灯火通明,有的同志经常“消声匿迹”。

在这之前,曾有人说,纪检监察干部是“三苦”干部,工作辛苦、生活清苦、心灵痛苦。工作经常是“白+黑”、“5+2”,做笔录没完没了,干的事都是得罪人的事。

但是这三年,我结识了这样一群特殊的“战士”,他们可能没有轰轰烈烈的惊人壮举,可能没有催人泪下的感人事迹,他们以忠诚、干净、担当践行着正风肃纪。

“老何,关于你举报的某某同志的事情,我们已经调查清楚了,并作出了相应的处理。并且你所反映的民生问题,我们已责成有关部门进行解决。”“感谢党、感谢组织,时代是真的好,一个电话解决了我们村的这么多问题。”一个普通的回复电话,连接的是党和人民群众的心。

记得一次,我跟县里其他干部一起到乡镇开展督查工作。临别时,一个镇里的干部给我们每人拿了一个西瓜,说道:“这是我家自己种的,特别甜的,你们尝尝,没有问题的。”当时,一车的人,都齐刷刷地看着我,没有说话。我心里想,不拿,镇干部都是经常联系工作的同事,不好拒绝;拿了,就算是土特产,不合规矩。于是,我笑嘻嘻地拒绝了镇干部的一片好意。我们在干,人家在看。假如这次收了,别人怎么看我?怎么看纪检监察干部?下次要查人家作风问题,我哪来的底气啊?

晨风暮雨,岁月匆匆,办案口的同事们,秉公执纪,攻克了一个个心存侥幸的当事人;信访室的同事们,苦口婆心,化解了一起起信访案件;党风室的同事们,明察暗访,查纠了一起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案件;审理室的同事们,严格把关,确保了每一起案件事实清楚处置得当;干监室的同事们,严格监督,全县纪检干部没有出现一例“灯下黑”;宣传部的同事们,笔耕不缀,撰写出了一篇又一篇令人警醒的稿件。

“光明磊落人情淡,激浊扬清口碑芳,入户访谈泥泞路,阅卷审查夜漫长。不徇私情斩蝼蚁,一身正气脊梁挺,惩恶扬善晴空净,河清海晏凯歌扬。”让我们以破釜沉舟的勇气和决心,乐于奉献、勇于担当,不为利益掣肘,不为流言所动,不为风险所惧!

(县纪委监委党风室 罗 洋)


分享

手机阅读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