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水首页>文艺频道>彭水文学>
§当前位置: 彭水首页>文艺频道>彭水文学

火铺上的暖冬

彭水日报发布时间:2020-12-2809:34:48
“一炉柴火三杯酒,谁记山阴有戴逵”。柴火是家乡冬天必不可少的伙伴,而柴火却是火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彭水网(◆何 强)“一炉柴火三杯酒,谁记山阴有戴逵”。柴火是家乡冬天必不可少的伙伴,而柴火却是火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火铺是苗家人最常见的东西,寨子里家家户户都有一口火铺。每到冬天,一家人都围坐在火铺上,煮饭,就餐,会客,既是厨房,又是餐厅,还是一个家庭接待宾客的会客厅,担负着重要的娱乐玩耍,社会交际,家庭教育等重要功能,是苗家人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形态。

火铺是由结实的厚木围成约四五平方的正方形,有两边是靠墙或者是靠房屋板壁而建,火铺四角有四个等高圆柱体木头支撑着地面,火铺正中心由石匠精心敲打竖立的四块青石板组成,在四块青石板中间填满沙土,便成了火塘。火塘中央架有一个铁铸成的三脚架,我们苗家人俗称为:“三脚”,将鼎罐或炒锅放在其上面蒸饭炒菜,煮食一日三餐,整个冬季,柴火不灭,既有红红火火之意,又寓意着苗家人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

小时候的冬天特别冷,时常刮风下雪,每逢早晨,我们兄弟姐妹蜷缩在暖和的被窝里久久不愿起床,常常是母亲早早起床,找来干柴,把火铺上的柴火烧旺,分别将我们几姊妹的内衣烤暖和,让我们穿上后才起床。接着便是嬉笑打闹声洋溢在整个火铺上空,一家人围火而坐,看着母亲在火铺前忙碌着,烧水洗脸,煮饭炒菜,不一会儿,在火铺上架一根长凳当饭桌,接着就是锅碗瓢盆碰撞的声音,愉快的早餐便开始了。

吃完早餐,一家人便挨挨挤挤围着火铺,烤着暖暖的柴火,天南地北地闲聊。父亲偶尔烫上一壶包谷烧酒,淡淡的酒香味令人唾诞欲滴。

屋外,鹅毛般大雪纷纷扬扬。

屋内,火铺上的柴火噼噼啪啪地响着。映得人满脸通红,满屋生辉,没有一丝寒意。

“围炉夜话好读书!”而我则喜欢在午后捧上一本书,一个人坐在火铺上,静静地追逐着文字,任思绪随着窗外的雪花漫天飞舞!读书会心处,忽然火塘里砰砰爆响几声,为我欢呼,日子是多么静谧安恬啊!每当寂寞或失眠之际,瞥一眼火铺里的柴火,红红的照在身上,暖在心里,心里便淡定安详,悠悠然,飘飘欲仙进入忘我的境界里去了。

傍晚,屋外的雪花还在飞舞着,寒风不时地拍打着窗棂,发出沙沙的声响。屋内,火铺上的柴火不断,整个房间暖暖的,未曾感到一丝寒意。随后,便又是母亲在火铺前忙碌的身影,那是母亲在为我们准备丰盛的晚餐了。整个冬天,一家人围着火铺过日子,几乎从来未曾离开过,火铺,成了我们家里最亲密的一员,它陪伴我们走过一个又一个暖冬!

如今,故乡的人们富裕了,平房代替了楼房,电炉子代替了柴火,火铺越来越少了。离家约莫二十载,过年偶尔回乡,也很少能坐在火铺上烤那暖暖的柴火了,故乡的老一辈也渐渐老去,一些亲人就如火铺一般已淡出我的视线,心里总有些落寞和凄凉。

独居闹市,每每想到故乡火铺上的暖冬,便感念着名作家臧克家在《炉火》中的一段文字:“好想有这样一个温馨的午后,围着炉火,捧着书,吃着零食,不急,不躁。任思在文字间慵懒地游走,静静的屋内,火苗跳跃着,缓缓地温暖着我。而我的身边,有我的父母,我的兄长们陪着我。因为炉火曾经温暖的不仅是我们的身体,还有我们的——心灵!”


分享
相关新闻>>

可爱的“蒲公英”

手机阅读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