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水首页>新闻频道>乡镇>
§当前位置: 彭水首页>新闻频道>乡镇

市发展改革委帮扶集团真情帮扶三义

乡村蝶变焕新颜

发布时间:2020-12-3010:09:18
走进三义乡莲花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村道宽敞整洁、房屋错落有致、路灯崭新靓丽、村民随和友善,勾勒出一幅美丽和谐的乡村画卷。

中国彭水网(融媒体记者 向玉婷 喻 琢)走进三义乡莲花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村道宽敞整洁、房屋错落有致、路灯崭新靓丽、村民随和友善,勾勒出一幅美丽和谐的乡村画卷。

 眼前这道美丽的风景离不开市发展改革委帮扶集团对三义乡的真情帮扶。

 三义乡地处武陵山区腹地,是彭水最为偏远的乡镇之一,也是全市十八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全乡贫困发生率一度高达32.7%。

 2017年8月,市发展改革委帮扶集团帮扶三义乡以来,先后分批选派驻乡工作队和驻村第一书记和帮扶干部22名,他们扎根三义、真情帮扶,着重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扶持、民生改善等方面做足文章,积极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如今,三义乡全乡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摘帽,全乡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事业等各方面面貌焕然一新,结出了业兴民富村美的硕果。

三义乡莲花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                            融媒体记者    赵   勇    摄影



抓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群众生活条件

 “桔子怎么卖的,火龙果多少钱一斤。”12月16日,三义乡莲花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 虽然天气寒冷,但还是挡不住村民们外出散步的热情。村民们围在一辆卖货的小车前,在家门口选购、挑选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做梦都没想过车子能开到家门口。现在我们住进了新房子,随时随地都能买到新鲜的蔬菜水果,十分方便。现在村里住着跟城里没啥区别,这些都是驻村工作队来了之后,发生的巨大变化。公路、路灯、饮水及便民服务中心等基础设施应有尽有,还有娱乐设施呢!生活在这里非常开心。”家住莲花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的贫困户蹇春容高兴地说。

 三义乡地理位置偏远,土地资源贫瘠,长期以来“两山夹一沟”的特殊地形地貌制约着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如何打通交通瓶颈?这是市发展改革委帮扶集团驻乡工作队思考的第一个问题。

 通过深入的调查和实地摸底,结合实际,驻乡工作队和乡党委政府在全乡规划了交通项目共计37个,总投资39528.73万元。截至目前,全乡行政村通畅率从2017年的50%上升为100%,全乡公路里程从49公里上升至165公里,并完成产业路24公里,完善道路防护设施波形护栏69公里,“二干一环多支线”交通路网基本形成,实现村、组公路通畅率达到100%的目标,让交通阻塞不再成为发展的“绊脚石”。

 此外,为提升群众居住环境,建成莲花村易地扶贫搬迁市级示范安置点,56户191人搬出“穷窝”住进新房,分散搬迁安置134户608人,对全乡范围内分散的1475户分类实施住房改造。为改善群众饮水安全和卫生条件,共建设人饮项目147处,实现农村饮水工程全覆盖,并建立池长制管水机制,让挑桶取水、季节性缺水成为过去。为丰富群众娱乐文化生活,新建村民活动广场9个。为方便群众夜间出行,安装674盏光伏路灯,实现村组全覆盖。新建15个4G移动通讯基站,全面消除通讯死角。还新建成乡卫生院、公共服务中心、文化站等基础设施,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筑牢生活富裕之路。

 市发展改革委帮扶集团驻三义乡工作队队长王祖勋感慨地说,“刚来三义,看到这里的条件比较落后,缺水、道路不通、经常停电等问题比较突出,为了在有效的时间内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我们坚持“月调度周安排日推进”工作机制。把脱贫攻坚规划的256个项目分解到每个月进行调度,每周进行工作安排,每天落实推进,采取完工一批开工一批和前期工作推动一批的滚动推动机制,把全乡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项目有序推进。3年多来,全乡共规划256个项目5.9个亿的总投资,实际完成316个项目6.1亿的总投资。”

公路通畅让交通阻塞不再成为发展的“绊脚石”。                                                                   融媒体记者    赵   勇    摄影



抓实产业扶贫

帮助群众稳就业

 要想群众富,产业发展是关键。产业扶贫是解决贫困群众生存发展的根本手段,也是实现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

 自开展帮扶以来,驻乡工作队会同乡党委政府,不断深度调整产业结构、扩大特色种植养殖规模、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着力抓实产业扶贫促增收,做实产业扶贫“大文章”,着力稳定就业。

 这段时间正是羊肚菌的管护时期,家住莲花村易地扶贫集中安置点的贫困户王胜权吃过早饭后,走到离家只有几分钟的食用菌基地上班。

 “我和我妻子都在基地上班,已经3年多了,80元钱一天,离家又近,工作十分轻松,我也感到很满足。”今年70岁的王胜权告诉记者,自从他和妻子蹇春容搬到了新家,老两口就一直在基地务工。几年下来,老两口仅在基地务工就收入了4万多元,别提多高兴了。

 据了解,食用菌种植是三义乡增加群众收入的高山蔬果类产业之一。为全力抓好搬迁安置点后续服务工作,三义乡引入重庆沃邦农业公司,在莲花村易地扶贫集中安置点附近建设40多亩食用菌种植基地和食用菌加工扶贫车间,有效保障贫困群众稳定增收,切实增强搬迁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近年来,驻乡工作队会同乡镇党委政府围绕“村村有主导产业、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致富技能”目标,积极开展“产业村长”制度,参与各村产业发展决策指导,提供产业技术支持,帮助找寻销路、开拓市场,带动村发展中药材种植 6400亩、中蜂 3000余群、红薯辣椒 2000 余亩,打造食用菌生产加工基地2个、中药材加工车间1个,有效带动 300多名贫困群众就近务工、600余户1500多人增收。

 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转变生产方式。发展烤烟 41550亩、油茶2242 亩、中药材6380亩、脆红李1555亩、漆树1442 亩、高山蔬菜1170亩等。其中烤烟、中药材、蔬菜经果、特色养殖四大主导产业发展实现人均收人6000多元,有效带动全乡 581户2400 人贫困户就近务工,带动1051户4281人增收。

王胜权在离家只有几分钟的食用菌基地上班。                                                                      融媒体记者    向玉婷    摄影



抓实消费扶贫

助力群众稳增收

 “小经济”带动大发展。近年来,市发改委帮扶集团驻乡工作队因地制宜、因户施策,不断探索发展“五小”非农经济和“五小”庭院经济、“一道菜+”扶贫等发展模式,让资源禀赋变成发展动能。

 日前,在小坝村电子商务服务站,服务站负责人孙奉琼正忙着整理打包从农户手中收购来的“土货”。“现在政府非常鼓励电商发展,经常组织电商培训,带动当地农户增收。”她一边介绍一边把蜂蜜、鸡蛋、辣椒制品等统一包装,再通过农村淘宝、彭水赶场等电商平台销售出去。

 “依托农户自身具备的技能,拥有的物资、周边环境等资源禀赋,结合农户的自身发展意愿,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因户施策确定发展方向和内容。”王祖勋介绍,除了产业选择,还组织有意愿的农户参加各种技能培训外,主动对接帮扶集团成员单位、东西扶贫协作单位和社会企业等,帮助开辟市场和出路,降低农户发展的风险,保障产品卖得出、卖得好。

 据统计,全乡累计发展“五小”庭院经济农户 500余户,培育“五小”非农经济近 50户,实现户均增收 1-5万元;培育小果园、小花卉园、小瓜菜园、小水产园、小养殖园等“五小”庭院经济示范户15户,户均年增收达到了3-5万元,全乡“五小”经济发展已形成集聚效应,激发了乡村发展的活力,带动群众脱贫增收。

 此外,市发展改革委帮扶集团还协调重庆五斗米餐饮集团,创新推出“一道菜+”销售模式,引人重庆五斗米餐饮集团与珍珠鸡养殖专业合作社达成合作协议,签订珍珠鸡养殖合同20万只,带动了近100户农户受益。通过开设6家“汤和里”门店、1座中央厨房,将全乡的珍珠鸡、羊肚菌、山地鸡等特色农产品开发成特色菜肴进行主打推广和销售,打造了“一道菜+”消费扶贫模式。


分享

手机阅读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