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水首页>新闻频道>乡镇>
§当前位置: 彭水首页>新闻频道>乡镇

五丰村“一村一品”富农家

发布时间:2021-03-0409:16:04
日前,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公布了全市“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公示名单,彭水三义乡五丰村名列其中。

中国彭水网融媒体记者 蔡 秀 杨春燕 文/图)日前,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公布了全市“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公示名单,彭水三义乡五丰村名列其中。

三义乡五丰村结合村情实际发展了中药材种植与加工、生猪养殖、劳务经济三大村集体产业。其中累计发展中药材种植面积661亩,2019年实现产值28万余元。2019年11月以来,五丰村在对村内现有的生产要素进行提炼、研判之后,开始着重发展生猪养殖产业。从2019年的年出栏500头提升到了目前的年出栏1600头,经济产值达到900万元一年,生猪产业占农业经济总收入的92%。参与养殖的农户更加广泛,截至2020年6月,五丰村从事生猪养殖的农户为92户,占农户总数的比重为38%。同时,全村成立了丰驰黑猪养殖合作社、七眼泉生猪养殖合作社等5个经营主体,加入合作社的农户共47户,入社农户数占从事主导产业农户数比重达到51%。

为更好的借力龙头企业,帮扶生猪产业发展,2020年4月,五丰村与重庆生猪行业龙头企业重庆琪金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建立了代养、包销两种经营模式。琪金集团与村里的养殖合作社和养殖大户签订生猪扶贫代养合同,通过代养方式直接解决仔猪供应、养殖技术、商品猪收购等系列问题,让贫困户对生猪养殖增收更有信心。帮助贫困户王光明启动生猪养殖,为贫困户秦中海实现稳定增收约5万余元。

不仅如此,五丰村与琪金集团联合开发出琪金五丰腊味制品,以高山生态土猪腊肉为卖点,通过消费扶贫、线上销售、食堂供应等方式取得订单,委托琪金集团以五丰村土猪肉为原材料在其加工厂进行加工,确保质量、风味有保障。目前共形成琪金五丰广味香肠、琪金五丰川味香肠、琪金五丰三线腊肉、琪金五丰腊排骨等4个腊味制品产品。2020年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30万元,利润3万余元。

2020年7月开始,五丰村土猪肉正式作为一个品牌登陆了位于重庆市渝北区冉家坝的扶贫超市。如今,五丰村已经建立起了母猪繁育、商品猪养殖、腊肉加工、直供食堂等良好的产业发展模式,形成了“五丰村土猪肉”这一品牌。


“生猪代养”持续助民增收

三义乡与大型养殖企业合作,采取公司提供仔猪、农户托养的模式发展生猪养殖,降低了农户的养殖风险,解决了农户的后顾之忧,也让当地村民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致富路。

近日,在三义乡五丰村,村民王军正在准备猪食。不一会,王军来到猪舍给猪喂食,看着圈舍的猪长势良好,他满是激动。

今年25岁的王军是三义乡五丰村贫困户。今年初,重庆琪金食品集团有限公司为他免费提供仔猪,让他代养。眼下,他代养的几十头仔猪都已长到了200多斤,在本月就可以出售。

“现在我们的规模有30多头,估计要卖10多万元。再加上我们的猪仔是由公司提供的,他们包回收,比如说猪的损耗之类的,全部由公司承担。大大地降低了我们的养殖风险,解决了我们的后顾之忧。”王军介绍。

王军说,根据托养协议,重庆琪金食品集团免费将仔猪提供给养殖户,待仔猪长大后,公司按市场价进行回收,如果市场价低于每斤15元时,公司按15元的保底价进行回收。让参与养殖的农户尤其是贫困户在“零风险”中实现了增收。

离王军家不远处的秦中海的养殖场里,400多头生猪长势良好,预示着今年又有一个不错的经济效益。

2017年,秦中海开始发展生猪养殖,通过自身努力与政府帮扶,他的养殖场越办越红火。去年4月,为更好的借力龙头企业,帮扶生猪产业发展,五丰村与重庆生猪行业龙头企业重庆琪金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建立了代养、包销两种经营模式,秦中海家的养殖场也纳入其中。

“我们与公司签订了合同,我们有多少公司就能收多少。”秦中海说,公司可以包销,这让他更加有了底气,也更加有了信心。

 “目前我们村代养的仔猪有100多头,这个项目有5户19人在参与进来。他们参与这个项目,每一头仔猪可以创造1500元到2000元的经济利润。这5户可以增收4到5万元。”市审计局派驻三义乡五丰村第一书记马林介绍。

分享

手机阅读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