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水健全服务保障体系
织牢“一老一小”守护网
老有所养、幼有所育,最能体现社会事业的发展水平。
中国彭水网(融媒体记者 杨丽媛)老有所养、幼有所育,最能体现社会事业的发展水平。
为了让老年人拥有幸福的晚年,孩子们健康茁壮成长,彭水着力健全服务“一老一小”保障体系,打造老人的幸福养老生活,提升儿童服务质量,通过健全社区、机构等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积极创建儿童之家,完善集中托养服务,让“一老一小”守护网真正成为老人和孩子的“保护伞”。
多元化养老
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老人的晚年生活是民政工作的重点。
如何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彭水开启多元化养老模式,成立县社会福利指导中心,配备人员编制8名,有力充实了养老服务工作力量,并以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为契机,推动运营新城社会福利中心、高谷失能贫困人员集中照护中心以及汉葭、绍庆、靛水3个街道的养老服务中心,升级改造了汉葭、郁山、龙射等12家农村敬老院,切实提升敬老院设施及服务质量,让老人住得开心、住得安心。
“我们住在敬老院,不仅吃得好,住的好,大家在一起生活得也很开心,感觉很幸福。”高谷镇敬老院78岁的徐美香高兴地说,来到敬老院后,大家一起散步、聊天……有人陪伴,心态也变得年轻了。
为了实现老有所依,彭水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事业,推进乡镇级养老服务站点建设和村级互助养老点建设,进一步完善全县养老服务体系,大力推广“公建民营”养老服务模式,推进养老服务规范化、专业化、社会化发展,大力推进医养结合服务模式,提升医养服务能力。
同时,持续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工程,探索多种模式运营管理养老服务中心和站点。开展“三个一批”行动,继续实施农村敬老院升级改造项目,启动全县农村敬老院社会化运营模式。开展全县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创建工作,采取线上线下两条线服务,为全县老人提供居家和社区养老数字化平台,推动居家和社区养老综合服务质量能力提升。
多元化养老模式,满足了老年人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使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
暖心服务
实现幼有所教幼有所育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要加强儿童关爱保护,呵护儿童健康成长。
日前,县救助管理站组织彭水同欣社工在保家镇清平社区开展“关爱留守儿童与困境儿童,播洒爱心阳光”主题活动,为留守儿童与困境儿童送去温暖,促进留守儿童与困境儿童和家长间的有效沟通。
“我们长期在外打工,和娃儿也不能经常见面,听到她们爷爷奶奶说在家不听话就很生气,教育她的时候凶了点,今天学习了你们讲的这些沟通技巧,以后教育娃儿还是不能只会吼,也要尊重娃儿,好好沟通。”参与此次活动的留守儿童家长李华向社工分享到。
为让全县所有的孩子都有人管、有人爱、有人帮,彭水指导各乡镇街道做好民政儿童关爱保护工作,落实宣传走访全覆盖,精准开展儿童关爱保护。探索解决留守儿童监护问题,加强压实留守儿童监护人责任。加大儿童关爱保护社会工作投入,实施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心理疏导、亲情关爱、学业辅导、社会融入等项目,全方位维护儿童权益,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与此同时,进一步加大儿童关爱保护力度,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困境儿童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督促形成家庭尽责、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困境儿童保障工作格局。对全县农村留守儿童进行建档立卡,组织乡镇街道收集完善困境儿童家庭成员、家庭收入、学习生活等方面资料,健全完善困境儿童资料库和信息库;签订委托监护协议书和确认书,规范困境儿童管理。并强化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体系建设,建立联席会议制度,落实救助政策,强化关爱服务,切实保障儿童合法权益,为儿童提供更高标准的保障、更高质量的服务。
志愿者关爱失能贫困人员。(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