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水首页>新闻频道>乡镇>
§当前位置: 彭水首页>新闻频道>乡镇

保管为准 多退少补

鞍子镇金山村遗留48年的林权问题解决了

发布时间:2021-07-1209:38:19
在鞍子镇金山村3组,20多户农户在48年时间里,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没有确权的林权。

重庆彭水网(融媒体记者 赵应波 赵 勇 郭明瑞)在鞍子镇金山村3组,20多户农户在48年时间里,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没有确权的林权。当地党委政府积极创新思路、寻求新的方式方法解决老问题,终于让遗留48年的林权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

“七一”前夕,鞍子镇党委政府在金山村便民服务中心,组织了林权证集中发放仪式,74岁的村民张玉仲第一个领取了自己的林权证,总面积有26.95亩。而为这本林权证,张玉仲从26岁等到了古稀。

“几十年的事情,今天终于见到这个证了,非常高兴啊!”金山村三组村民张玉仲手里拿着林权证激动地说。

不仅是张玉仲老人,当天,金山村3组的26户村民都分别领走了他们盼望已久的林权证。

金山村3组村民张武元说:“真的是感谢党委政府,把我们这么多年的矛盾纠纷解决了,现在终于拿到证了!”

据了解,在1973年和1986年大致为当时的26户村民划了自留山和保管山,但面积的悬殊较大。随着户数和人口的增加,在林权没有得到确权的情况下,山林分配的矛盾逐渐突显出来。为此,鞍子镇历届党委政府加上县林业部门多次现场指导,但按规定,小组的山林承包方案必须有五分之四的人同意才具有效力,村民对承包方案无法形成一致意见,致使多年来相持不下。

“以前大致划分了一下,大家互不相让,你多点划给我了,我来砍柴你不干,我多点划给你了,你来砍柴我也不干。所以大家在这方面不服的情况下,就向镇政府请求解决。”张玉仲说。

怎样才能找到合适有效的解决方案?鞍子镇决定成立专班沉下身子解决这一问题。

据鞍子镇党委书记任洪介绍,党委政府把金山村3组林权纠纷,一直作为党史学习教育中一个办实事的重要事情来抓,我们成立了专班,有人大主席,分管领导,进驻金山村3组20多天,把伙食安排在村里,与农户一起去实地丈量。

在驻村期间,干部积极指导村组干部,并多方征求群众意见。村组干部的思想觉悟明显增强,表示要顾全大局,主动谦让,不计得失。最终形成了以“保管为准,多退少补、一视同仁、酌情解决”的十六字方针。

“我们这次取得成功的经验是,按照1973年的户数和人口,每人0.4亩的面积划自留山。按照1986年的户数和人口,每人4.24亩的面积划保管山,在老百姓现有保管的基础上实行多退少补。”鞍子镇副镇长毛显华介绍。

在镇村组干部的努力下和群众的理解支持下,遗留48年的林权问题终于得到了圆满解决。

“这次乡镇干部带着大家通过几轮调查这个事情,那确实做得巴巴适适的。按照他们的工作程序进行,没漏掉一点,大家很满意。”张玉仲说。


分享

手机阅读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