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水首页>新闻频道>乡镇>
§当前位置: 彭水首页>新闻频道>乡镇

长生社区:稻谷加工厂初具规模

发布时间:2021-10-2709:31:23
庞大的机器不停地运转,挑着一担担稻谷的村民们正在有序地排队等待,白花花的大米一粒粒地从机器里出来不偏不倚地落在袋子里,工人们忙得不亦乐乎,空气中弥漫着一阵阵浓浓的稻香味……这是长生镇长生社区2组大米加工厂里的情景。

重庆彭水网(融媒体记者 钟 建 李绍标 文/图)轰隆隆、轰隆隆……

庞大的机器不停地运转,挑着一担担稻谷的村民们正在有序地排队等待,白花花的大米一粒粒地从机器里出来不偏不倚地落在袋子里,工人们忙得不亦乐乎,空气中弥漫着一阵阵浓浓的稻香味……这是长生镇长生社区2组大米加工厂里的情景。

“每年秋收季节本是一年中我们老百姓最高兴的日子,收割回来的稻谷采取自然晾晒方式,但有时收割后连续下雨,雨水太多,每每遇到这样的天气状况,总是让村民们不知所措。辛勤一年的劳作,最终成熟的稻谷却因天气原因不能归仓。”社区居民王天云说。

10月22日,看着厂里的设备调试好进行试运转,村干部们喜笑颜开。长生社区党支部书记刘昌林告诉记者,不能让村民的劳动成果功亏一篑,有了稻谷加工厂意味着村民在本村就可以加工水稻了,在服务村民的同时,还能对外经营增加村集体收入。

长生镇目前有农田面积7000余亩,其中高标准农田2000余亩,年产稻谷量可达4000吨,是全县著名的稻米之镇。水田坝是彭水出名的田坝子,一眼望不到边的万顷良田,一展平畴,是全县粮食示范基地,盛产优质大米。

通过多方了解和咨询,社区以村集体名义成立长生社区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彭水县长朋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引进粮食加工一体化技术和设备,在村里建立粮食加工厂,集原料清理、去除砂石杂质、烘干、去壳、抛光、米糠分类、成品包装等环节,实现自动化连续作业,加工的规模日产量可达15吨。

刘昌林说,加工厂于今年3月开始新建,现已基本建成投用,总投入70万元。加工厂的建立彻底解决了村民最迫切的问题,而且米糠还可以回收作为农家土鸡、土猪饲料。与此同时,加工厂还可以用来加工油菜、玉米等作物。

“我们的大米不愁销路,总是供不应求,主要的销售渠道是学校、企事业单位和部分零售商店,现在量还不够大。等量大之后,我们准备在各大电商平台上去售卖,实现村集体经济稳定增收。”刘昌林一边调试烘干机的温度,一边向记者介绍。

“米香不怕巷子深”,质量是最好的名片。长生镇出产的稻米色泽均匀、口感柔软、糯而不黏深受市场和消费者的欢迎。

“我们采用‘公司+村集体+村民就业’的发展模式,将经营收入大部分归村集体所有,最终也将经营所得用于社区建设,回馈给全社区的村民,今年是加工厂建成的头一年,拟实现村集体增收10余万元。”长生镇党委副书记徐昌明介绍。

如今,村民们不但可以通过流转土地获得每亩450元的土地流转费,还可以在加工厂里面实现就业。

“目前不固定的就业人数有一百多人,今年劳务支出10余万元。”刘昌林说,加工厂建立帮助了部分村民实现就近就业,拓宽村民增收渠道。

企业在村里,农民“变”工人。

“我现在不但可以在自己家里干农活,还开了个门市部,空闲的时候到村里面来做工,稻谷从育苗、除草除虫、施肥、收割……所有的环节都需要用工,我断断续续地干了4个多月了,平均每个月可增加一千多的收入来补贴家用。”村民王世昌告诉记者。

据了解,加工厂采取“种植+收购+加工+销售”一条链运营模式,既带动群众致富,又让客户吃得放心、吃得满意,为脱贫户提供了就业岗位,增加了长生社区的集体经济收入。




分享

手机阅读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