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致富路 用心谋发展
重庆彭水网(融媒体记者 杨丽媛)在郁山镇农服中心技术人员的指导下,铜锣村村民正在大棚里进行红薯冬季育苗。下种、覆土、喷洒保鲜剂和覆膜,整个育苗现场井然有序。
铜锣村驻村第一书记黄培华不时在大棚里拿着笔记本记录着专家道出的重要方法。
“我肯定要把应该注意的事情记录下来,不然遗漏了什么程序影响冬季育苗的成果就不好了。”黄培华介绍说,冬季育苗试验成功后,来年3、4月份就开始大面积移栽,7月份就有新鲜的红薯上市。7月下旬和8月上旬又可以将藤蔓用来栽种第二季,11月份开始采挖鲜薯。两季红薯优势明显,如果成功了,将为村民增加一倍的收益。
脱下西装皮鞋
走进百姓心坎
黄培华是重庆对外经贸集团所属重庆繁盛公司副总经理。以前的工作是西装皮鞋坐在办公室或者去沿海一带跑市场,自今年5月初来到铜锣村以后,晴天一双运动鞋、雨天一双长筒靴开始了走村入户的生活。
“我们村5个村民小组,664户2833人,劳动力1234人,常年在外打工人数在950左右。”对村上的情况,黄培华了然于心,并对走访情况详细分类,加强对低保对象、残疾人员、重病特困人员的重点帮扶,建立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
走村更要“走心”,要把“村里事”当成“家里事”。这是黄培华到铜锣村之后对自己的勉励,在驻村期间,他以务实的作风,成功化解了村里阻止公路施工、宅基地矛盾等多起“老大难”问题。很多老百姓对他印象深刻。
“驻村驻心。我们要当走入群众心坎的驻村干部,带着对农业和农民的深厚感情,不断把强村富民的‘源头活水’引到百姓身边,以真抓实干的先锋精神提振干事热情。”黄培华说,既然来了,肯定要做好、做出成绩。
立足村情实际
脚踏实地干事
“我们村已有硬化公路达23公里,目前正在硬化的有5公里。”黄培华指着大龙洞至平原硬化的道路说,这也是村上的产业走出去的致富路。
郁山是彭水有名的苕粉之乡,红薯淀粉含量高,做出来的苕粉筋道,入口Q弹。如何利用好本地优势,发展产业助农增收,是黄培华和村干部们关心的问题。
建设铜锣村红薯储藏繁育推广基地就是一个很好的着力点。
基地位于铜锣村便民服务中心旁,离郁山镇政府所在地4公里,占地面积1500亩,具备良好的红薯储藏繁育条件,是收储冷藏、留种育苗的综合性基地。大力发展红薯特色产业,以此打造供应链、延伸产业链、拓展价值链。
据介绍,铜锣村的红薯基地,收储了优质种薯300吨在多功能恒温储藏库保存,解决苕种越冬难题,打造郁山镇优质苕种供应链。作为村集体经济,联合群英薯业科技研发中心,大棚繁育推广红薯种苗,预计到2022年能为全镇提供3.2万亩优质红薯种苗,延伸产业链。依托现有的场地和厂房资源,盘活薯干生产厂,计划到2022年,生产出有特色的薯干产品,拓展产业价值链。
搭乘振兴快车
谋划乡村发展
做好“乡村振兴工作,思路决定出路。”黄培华说,经过数月的进组入户调研,他和村两委班子一起,拟定了全村2021-2025年发展规划43个项目。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以实现“五大振兴、四生同步、三园同在”为目标,计划分年度推进,把铜锣村建设成为生产、生活、生态、生意“四生同步”的宜居宜业家园;把铜锣村建设成为生产绿色、生态、有机三特农产品田园;把铜锣村建设成为,城镇、乡村两种人群休闲养生度假的乡村乐园。
“黄书记来了之后,和我们一起做村上的工作,走村入户、了解产业规模、规划产业发展。为我们村上的发展带来了新思路,而且今年消费帮扶,还给村上联系了对口单位,农产品也卖出去了,村民们都很开心。”铜锣村村支部书记晏明会说,接下来,铜锣村将继续以红薯业为主导,养殖业、种植业全面发展的产业发展模式,带动更多农户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