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明英勤劳致富有门道
红薯加工忙 村民喜增收
重庆彭水网(融媒体记者 李亚军 喻 琢)清洗、打浆、滤渣……11月12日,黄家镇刘家坪村,陈明英正在自家的红薯加工坊忙碌着。
“目前已经收购了30余吨红薯,全都打成湿粉了,等到天气好的时候,就制作成红薯粉丝,晒干出售。”陈明英说。
今年50岁的陈明英,曾经是村里的建卡贫困户。2013年,因儿子的一次意外事故,导致一家人因病致贫,为了能摆脱贫困,走出困境,一家人齐心协力找出路。
2016年,陈明英贷款了5万元开始种植蔬菜,种植蔬菜的过程中,陈明英发现,蔬菜种植管理繁琐,运输成本高,经济效益并不理想。偶然的机会,陈明英了解到,种植红薯不仅种植简单,管理轻松而且效益还很不错。
“我们当地土质很好,只要用心种,农作物都长得很好。”经过考察,陈明英流转了土地种起了红薯。
“2019年种植了30亩左右,挖了20多吨红薯,效益很不错。”陈明英说,她种植的红薯属于高淀粉红薯,制作出的红薯粉口感细腻、筋道、顺滑,特别受顾客喜爱。
去年8月,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陈明英又建起了红薯加工坊,购买了加工红薯的系列设备,开始走机械化生产道路。
有了经验和设备,陈明英决定扩大种植规模。今年,陈明英以每亩200元的租金,从附近村民手中流转了70余亩土地,加上自己的20亩地,一共种植了90余亩红薯。
“我们以4.5角一斤的价格从附近村民手中收购了30余吨红薯,再过几天,我们自己种的90余亩红薯也将进入采挖期。”陈明英说,到时候会以80元每天的工资聘请周边的村民到基地务工,还提供午餐,大家都乐意来帮忙。
目前,陈明英已经接到了很多订单,红薯粉丝以10元每斤的价格出售,产值预计能达到30万元左右。
如今,基地规模扩大了,当地村民成了基地的主要劳动力。昔日的建卡贫困户成了红薯种植大户,不仅自己摆脱了贫困,还给当地群众提供了增收渠道。
“去年为村民发放了1万多元的工资,加上土地租金、红薯收购,大家的收入都增加了。接下来,我还打算扩大红薯种植规模,带动更多村民实现增收。”陈明英信心满满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