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水首页>新闻频道>乡镇>
§当前位置: 彭水首页>新闻频道>乡镇

大同镇马驴村中药材种植喜获丰收 村民务工鼓起钱袋子

发布时间:2021-12-1510:41:11彭水彭薇彭水彭薇

重庆彭水网(融媒体记者 杨春燕)12月10日,在大同镇马驴村6组,漫山遍野的大黄喜获丰收。村民们熟练地用锄头采挖出大黄,在山地里忙碌着,一旁工人们正在切块、晾晒采收回来的大黄,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因地制宜种植大黄

近年来,马驴村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把发展中药材大黄作为发展高山经济的突破口,为群众开辟了一条增收致富的新路子,全力打造产业发展新格局。

据介绍,大黄为高山植物,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高,中性及微碱性土壤可生长。大黄大多种植于高山区,难以大规模机械化种植,生产主要依赖人工,加上大黄的种植生长周期较长,附着在药材周围的泥土成堆成块,所以采挖加工程序较为繁琐,完全借助于锄头、镰刀等工具,在别人看来最费时费力的事,村民们却乐享其中,给寒冷的冬天增添了一份暖色。

“大黄适合在海拔1300米左右的地方种植,而马驴村的地理条件很适合大黄种植,大黄为常用中药材,市场前景较好。”公司负责人谢代合说。

2018年,大同镇马驴村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和地理条件优势,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开始小规模种植大黄。目前,大黄规模达1100余亩,今年有部分大黄开始进入采收期。

如今,中药材种植逐渐成为当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优质产业。

带动村民就业增收

中药材基地的建设,让当地不少闲散劳动力,有了务工劳作的去处。正在田里忙着的李桂周,一有时间他就会来到基地干活。

“地里的活我都会做,这里离家又近,一年下来,也能收入2万余元。”有活干的李桂周满心欢喜。

像他这样,每天来基地干活的村民还不在少数。

“我一年四季都在这里做,春季就是120块每天,冬夏就是100块每天,我一年在这里可以做到2-3万的收入。”马驴村村民李桂安说。

谢代合告诉记者,“一天平均工资有100元,附近村民们务工的积极性都比较高,常年在基地务工的村民就有20多个,赶上抢种抢收劳力需求高的时候有60多人。”

中药材基地建设起来了,村民们不仅可以在基地务工增收,还可以流转土地。

“我流转了20余亩土地给公司,200元一亩,一年可以收入4000多元。”村民王书说。

精心管理喜获丰收

“这几年,我们通过咨询农委的技术员和专家,种植技术日渐成熟,刚开始种植的时候技术不行,导致大黄的存活率低,现在在我们的精心管理下,成活率提高了,在选种苗、管理上都积累了不少的经验,中药材种植越来越顺利,今年迎来了中药材的丰收。”谢代合说。

截止目前,马驴村大黄种植面积已达1100亩,覆盖面积为4组、5组和6组。目前,已带动大同镇300余户受益,为24户脱贫户80人提供了就业岗位,户均增收达到2500元。

“今年开始采挖300—400亩,总产值在200至300万,产量每亩在5000至6000斤,另外带动农户50至60家,在基地长期务工的村民可以收入2万至3万,临时工、季节工也可以收入几千上万元。”谢代合说。

对于接下来的打算,谢代合介绍,进一步做大做强中药材特色种植产业,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结合马驴村地理环境,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壮大马驴村中药材产业,帮助村民实现增产增收。


分享

手机阅读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