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水首页>新闻频道>时政>
§当前位置: 彭水首页>新闻频道>时政

彭水:法治力量守护苗乡绿水青山

发布时间:2022-02-2109:59:13彭水任鱼萍彭水任鱼萍

重庆彭水网(融媒体首席记者   赵勇   融媒体记者 廖凯易)砂石山”被移走,“大水坑”已填平,播撒的草籽开始抽嫩芽,河道恢复原貌。

近日,县检察院邀请人民监督员胡显华、周和平来到郁江保家镇鹿山社区段,对发生在此处的非法采砂案件开展“回头看”。

检察院工作人员正在用无人机开展河道巡查。    县检察院供图

看到曾经河床被挖出大坑、河道变窄、砂石堆积成山、河水浑浊污水横流的河段被“挽救”回来,胡显华打心眼里为县检察院公益诉讼团队点赞。他说,自己作为一名人民监督员,眼见着检察机关充分发挥公益诉讼的检察职能,运用法治的力量,守护着绿水青山、人民美好生活,感到非常高兴。

时间回到2021年4月,县检察院检察官王晶和干警樊旭杰在一次对郁江开展河流巡查过程中,发现几辆挖掘机正在郁江鹿山社区段挖沙,河床被挖出“大水坑”,河水浑浊不清,岸边的砂石堆成小山,大货车正在进进出出忙着装载河沙……

王晶和樊旭杰通过无人机取证、现场勘查、走访居民、走访县水利局,全面收集非法采砂的相关证据。居民担心河道变窄,雨季洪水淹没农田、房屋。水利局的回复是:“企业采砂许可已逾期,已属于非法采砂。”

在充分走访调查取证后,县检察院向县水利局发出诉前检察建议:“建议县水利局全面履行河道采砂监管职责,对郁江鹿山社区段违法采砂行为依法查处;督促加工厂限期清除河道管理范围内的设施设备及材料等障碍物,并对被破坏河道进行生态环境修复,恢复河道畅通,保障河势稳定,达到行洪安全。”

“赶在汛期前,必须整治完毕!”县水利局第一时间召开专题会研究,坚决整治非法采砂行为,落实了“沙坑回填、草籽绿化、增殖放流”的三步走整治方案,责令企业限时完成整治,并落实专班全程跟踪,督促整治进度。

通过持续的督促整改,采砂企业于5月底把河道管理范围内的砂石、堆码场砂石原料回填至采砂坑,完成了河道恢复,并按要求进行复绿、增殖放流。看着家门口河流恢复正常,保家镇鹿山社区居民老王看在眼里,乐在心里。“河道畅通了,睡觉也安稳了。”

郁江鹿山社区段的排查整治,是我县落实“保护长江母亲河”公益诉讼行动,开展乌江流域联合行动的一个缩影。在“保护长江母亲河”公益诉讼行动中,县检察院聚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推动加强水资源保护、长江生态资源保护,推动解决治理饮用水安全、生活垃圾处理等关系人民身体健康的突出问题,办准办好涉及乌江及其支流水域相关公益诉讼案件,加大对破坏乌江生态环境案件的办案力度,开展乌江沿岸专项巡查行动,对危害乌江流域水质、饮水安全的案件线索开展专项排查。

“通过公益诉讼与民事行政分离,独立设置部室,让公益诉讼工作重点更突出、中心更明确。”县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专职委员童梅表示,县检察院还成立长江生态检察官办公室,落实专人办事,共设有检察官、助理、书记员各一人,配备了“一车、一机、一箱”等调查取证设备,充实了公益诉讼办案团队的人员和设备。

与此同时,县检察院还与县级多部门达成协作机制,共同守护好绿水青山。“我们通过建立‘河长+检察长’、‘林长+检察长’协作机制,打造‘公益诉讼线索举报’奖励机制、‘聘请公益诉讼观察员办法’等举措,合力保护好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童梅说,通过不断健全完善联席会议、信息共享、线索移送等制度,形成常态化协作机制,充分发挥检察职能,同社会各界一起,守护一江碧水、两岸青山,全力维护好公共利益。

数据统计, 2021年,县检察院累计摸排公益诉讼案件线索44件,立案44件。发出行政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30件,其中22件为生态环境资源保护领域案件,达到70%以上。“这些数据,一方面说明老百姓关心关注环境保护。另一方面说明我们用法治力量守护绿水青山的力度有了更大的投入。”童梅表示。


分享

手机阅读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