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水首页>新闻频道>乡镇>
§当前位置: 彭水首页>新闻频道>乡镇

黄家镇光辉村:设施化大棚养虾 错峰上市效益高

发布时间:2022-07-0610:00:49彭水彭薇
6月26日,走进黄家镇光辉村3组,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个大棚,里面装满了小龙虾,基地负责人王洪林正在给小龙虾喂食。

重庆彭水网融媒体记者 杨春燕 冉江陵)6月26日,走进黄家镇光辉村3组,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个大棚,里面装满了小龙虾,基地负责人王洪林正在给小龙虾喂食。

王洪林正在给小龙虾喂食。                                            融媒体记者 杨春燕 摄影

“这就是我的小龙虾大棚设施养殖试验示范基地,与传统养虾方式不一样。在县农业农村委的支持下,基地的养殖技术不断创新与发展,产品品质和经济效益双双提升。”王洪林说。

回到家乡

转行发展大棚养虾

今年33岁的王洪林,之前一直在上海做木工,且一做就是8年。2019年,王洪林再三考虑选择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养殖小龙虾。

说起养殖小龙虾的初衷,王洪林告诉记者:“父母年纪越来越大,需要照顾,自己也不想一直在外面奔波,常年在外面,也很辛苦,于是就想着回到家乡做点事情。”王洪林说。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贵州一朋友那里接触到了利用大棚养殖小龙虾,考虑到当前小龙虾的火爆市场,深受顾客的喜欢,加上在彭水利用大棚养殖小龙虾的也较少。”王洪林介绍,经过多次考察,发现把大棚养虾引进到家乡来发展可行,就决定开始养殖小龙虾。

前期经过多次到贵州考察学习,了解学习大棚养殖小龙虾技术后。随即,王洪林投入资金开始建设基地,最终从四川引进了小龙虾,开启了自己的养殖之路。

经过前期的实验,今年,王洪林在县农业农村委的指导下,建设了7个大棚,利用大棚养殖小龙虾。大棚养殖让原本一年一季的养殖方式变成了一年三季,不仅节约了成本,而且还增加了效益。

“大棚养虾,属典型的高投入项目,一亩大棚虾池的设施投入一般在9万元左右。这种方式与大棚种植蔬菜的方式相似,都是通过人工保温防寒的措施来保持水体温度。大棚养虾回报率也高,每批养殖周期为60天左右,一年能养三批。”王洪林介绍。

精心养殖

学习专业养殖技术

每天投喂食物、观察小龙虾长势等工作,是王洪林的必修课。

“大棚养殖,室内温度会较高,气温升高以后,就能增加水温,来刺激虾苗的繁育,从而能使小龙虾长得更快,提早出虾。”王洪林说。

记者了解到,大棚养虾除了初期投入较大,棚内增氧和日常病虫害防治也是关键。对此,王洪林一点也不敢疏忽大意,每天都在养殖基地里忙活,负责喂食、防疫、控温、增氧等工作。

“大棚养出来的小龙虾肉质更加细腻鲜嫩。”王洪林说,我们养殖的小龙虾相比其他的小龙虾有一定的优势,每年在夏﹑秋﹑冬三个季节都可以产出小龙虾,通过错峰上市的方式,销售价格比较有优势,经济利润也比较可观。

提到小龙虾养殖,王洪林可谓半路出家,对于养虾养殖技术,曾经是“门外汉”的他,现已是行家里手。

王洪林说,“为了提升自己的专业技术,我定期前往外地学习,考察虾苗,了解大棚养殖技术,现在对于小龙虾养殖已经总结出了一套自己的养殖方法。”

短短几年里,王洪林发现要想提高效益,技术是关键,但是必须以提高小龙虾品质为根本,在延伸产业链、错峰销售时间上下功夫。

提升品质

延伸产业发展链条

大棚养殖的小龙虾肉质甜、鲜美、有弹性,壳还薄,不愁销路。

“我们养殖的小龙虾根本不愁卖,第一批才出来在黄家镇和彭水县城都可以销售完,基本上是供不应求。”王洪林说。

经过几年的摸索,王洪林的养殖技术越来越成熟,今年大棚养殖的第一批小龙虾已经出水了,共销售了500多斤,按照小龙虾30-40元一斤计算,一个季节能卖2万余元。

“我们养殖场出的虾,上市时间可以错开小龙虾上市的高峰期。通过错峰上市,小龙虾能卖到30-40元一斤。”王洪林说。

大棚养殖小龙虾技术,将原本一年一季的养殖方式变成了一年三季,极大提高了养殖的经济效益。王洪林算了一笔账,7个大棚养殖的小龙虾,每季度可以产出500余斤小龙虾,每年可以产出1500余斤小龙虾,年收入在7万元以上。

“最开始养殖的时候想的只是先试养,现在养殖成功了,我们会继续扩大大棚养殖规模。”在王洪林眼里,想让养殖更科学、高效,真正走上高质量发展的道路,必须发挥自己的独特优势,延伸自己的产业链。


分享

手机阅读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