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水首页>新闻频道>社会>
§当前位置: 彭水首页>新闻频道>社会

喜迎二十大 走进乡村看变化 | 龙塘:种植中药材让黄精变“黄金”

发布时间:2022-08-0117:17:50彭水陈乾敏

重庆彭水网融媒体记者  廖唯    周术军)“这是2017年第一批种植的‘老虎姜’,长得很好,一株最多能挖十多斤,11月份就可以采挖了。”在龙塘乡双星村5组中药材黄精种植示范点,陈小波用锄头挖起一株“老虎姜”向记者介绍道。

记者看到,陈小波所说的“老虎姜”,从枝干、枝叶、挖起来的块茎跟我们平常食用的生姜十分相似,枝干、枝叶呈绿色,比较细长,长在根部的块茎呈长条结节块状,长短不等,像生姜一样数个块状结节相连,表面灰黄色或黄褐色,比生姜粗糙。入药部位正是块茎部分。

种植大户陈明塘在管护黄精。  摄影:廖 唯  

引来黄精

“老虎姜”又叫黄精,是龙塘乡发展种植的中药材产业,同时,龙塘乡也是全县最早种植黄精的乡镇。陈小波则是黄精种植基地负责人,也是龙塘乡的致富带头人。

陈小波是龙塘乡本地人,个子不高,但是头脑灵活,做事认真。开过长途大巴车、干过工地、做过生意,之前是全国各地跑,他做的事多,见的事也多,在当地村民中小有名气。

通过致富带头人示范带动产业发展是龙塘乡在乡村产业发展中的一项举措。

龙塘乡也“相中”了陈小波,通过沟通,让他回乡带动当地更多的村民一起发展。陈小波觉得在外漂起也不是长久事,也看到了家乡的变化,回乡发展也不是不好。

“据我了解,中药材黄精市场前景广阔,虽然种植周期长,但是种植技术要求不高,产量高、价格高。”陈小波向龙塘乡相关负责人介绍。经过到云南、四川、湖南、湖北等多地实地考察,再请相关技术人员到龙塘乡“摸底”,确认龙塘乡适合种植中药材黄精。

2017年,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流转土地,由陈小波带头种植中药材黄精,将第一批5万株高杆大黄精苗栽下地,分布在双星村、桃园村、桃子村。

种下黄精

在双星村黄精育苗棚,这是一个智能连体大棚,装有湿帘、喷淋、风机等设施进行控温控湿,让育苗棚内保持恒温。

“已经长出胚芽了,一个月后就会破土而出。”陈小波走进育苗大棚,用小铁铲撬开育苗床上的细土,可以看到一些白色的细小的胚芽。他说,规模化种植和全产业链发展黄精种植,育苗这个环节不可少。

但是,在育苗最初,陈小波也经历了失败。“黄精种植中,育苗的技术要求最高。”陈小波说,即使自己在外面考察和书本、网络上学习了不少,在实际操作中还是有问题。通过前两次育苗失败总结出原因,育苗必须要科学化、大棚育苗。经过反复地钻研、试验,第三次育苗成功。

双星村4组的黄精种植基地,在一片绿油油的玉米地,一株株高15厘米到30厘米不等的黄精“藏”在两排玉米杆间,长势良好。

陈小波介绍,黄精属喜阴作物,实行套种为主,去年10月份,在双星村4组、5组新栽种共300亩。黄精种植的周期比较长,从育苗到移栽、采挖,一般需要五年至六年时间。采挖的主要是根部块茎,块茎上如果还有芽头的则可以用来作为种源继续栽种,这个的生长周期就在三年左右。在种植方式上,采取阶梯式种植,每年种植一批,对应的五年后也就可以每年一次采挖。目前,全乡的黄精种植面积达500亩。

收获“黄金”

双星村5组中药材黄精种植示范点,脱贫户陈明塘在2017年种植的2亩黄精同样在今年11月份就可以采挖了,看着即将丰收的黄精喜上眉梢。他对当初选择种植黄精这事不感到后悔。

“种苗和技术都是由合作社提供,并且采挖的黄精包回收。”陈明塘说,平时管护得好,按这长势,按照现在黄精市场单价8.5元/斤算,一亩地收入在6万元—10万元。这五年间陆续已经种植了13亩黄精,黄精种植管护技术已经基本掌握,自己还被合作社聘请为基地管理人员,一个月还有2000多元的工资收入。

像陈明塘这样种植有10亩以上的大户,在全乡有10余户,种植10亩以下的有30多户。陈小波介绍,今年下半年采挖的黄精有30亩,对于村民采挖的黄精全部包回收,主要销往湖南、湖北、浙江等地。

同时,合作社也在与四川农科院合作,开发黄精茶、黄精面、黄精酒等产品,目前,相关产品研发已经取得一定进展。“开发黄精特色产品不但提高了黄精的附加值,还解决了黄精的销路,实现自产自销,从而促进黄精产业长远发展。”陈小波说,下一步,获得产品生产许可证和销售许可证后,将建中药材加工厂进行规模化生产。

龙塘乡党委书记冯久林表示,在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中,龙塘乡以“大摩围山后花园”“苗乡明珠 秘境龙塘”为定位,全力打造千亩中药材黄精种植示范基地,助推全县苗医苗药高质量发展,逐步形成集中药材黄精育苗、种植、加工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将实现年产值6000余万元,带动全乡2000余人稳步增收,有效促进乡村产业振兴。


分享

手机阅读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