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 | 新家村驻村工作队:一心扑在群众增收上
重庆彭水网(融媒体记者 李绍标)新年伊始,黄家镇新家村驻村第一书记姚良国带着工作队,在脱贫户庹汉兵的生猪养殖场里,商讨怎样才能把刚育肥的这批生猪卖个好价钱,帮助养殖户增加收入。
工作队入驻以来,一心扑在群众增收上,通过党建引领,着力发挥好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带领村民群众找到适合村情民情的发展项目,切实让老百姓的腰包鼓起来。同时,通过定期遍访和日常走访,不断对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进行逐一解决销号,拉近与群众之间的距离,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党建引领乡村振兴 充分发挥堡垒作用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起,看的是“栋梁”。
驻村工作队队员樊东昌是一名年轻的“老党员”,年龄30岁刚出头,党龄已快有10年,平时总能与村里的老党员聊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也会积极介绍有入党意愿的本村年轻人加入党组织,不断壮大党支部的力量。今年来,全村培养发展了刘晓芳、汤天鹏两名预备党员和杨海霞等三名入党积极分子。
“村里的发展,离不开老党员的鼎力支持,特别是在产业项目建设,老党员总是带头支持,并协同做好群众解释工作,争取得到全体村民的同意。在今年极端干旱期间,老党员和村里的年轻人与我们一起寻找新的水源,申请资金铺设水管,因此全村人畜饮水供应充足,家家户户都有自来水。”樊东昌说。
驻村工作队始终把抓好党建带好队伍,积极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作为首要任务,扎实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把乡村振兴同基层党组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开展好“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专题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不定期组织党员到黄家镇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激发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基层党组织建设为振兴乡村的坚强堡垒。
找准发展致富项目 不断增加群众收入
乡村要振兴,产业发展是关键。
驻村工作队依托项目建设,全力推进“油菜+辣椒”特色产业发展,把“一村一品”做出特色。用好各类政策,深入实地走访及外地学习,结合村民意愿,建起了辣椒烘烤房。
驻村工作队在察看辣椒烘烤房建设进度。
姚良国告诉记者,辣椒烘烤房共投入资金97万元,于2022年9月开工建设,现已完成机器设备的安装调试,工程进度超过90%。烘烤房建成后,将用于全村发展的600亩辣椒初加工,同时辐射周边漆红村、光辉村等10余个村落的辣椒初加工服务。
“为了充分发挥烘烤房的功能作用,村里还计划在其他季节烘烤萝卜干、红薯干等农副产品,这样能基本保证带动本村10余人的劳动就业。”驻村工作队队员罗礼说。
工作队还争取项目加强阵地建设,不断提升村容村貌,申报村民委建设项目100万元,目前已完成实地调查和项目选址。同时,根据全村民意,结合村里实际,计划申报使用地票资金20余万元购买140盏路灯,该项目已通过全村村民“一事一议”决议。
关注群众急难愁盼 深入帮扶逐一解决
只有经常走访,与村民拉近关系,才能真正了解到老百姓的所思所盼所想。
“工作队来到我们村后,把乡村振兴的相关政策宣传进户,基本上做到了人人知晓。哪个家里有什么困难,需要什么帮助,他们都是了如指掌。”村民庹小燕说。
村民庹安云想申请富民贷发展肉牛养殖,庹真敏、庹春花两家因生大病导致家庭困难想申请最低生活保障金,脱贫户田建波家里有学生需要辅导家庭作业等一系列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工作队都逐一帮助解决。
姚良国说:“我们逐户逐项组织开展‘拉网式’大排查,深入走访与百姓交心谈心,拉进与群众关系,增进与群众的感情,扎实做好宣传引导工作,提升群众的政策知晓度、工作满意度。不断鼓励农户发展种植和养殖产业,增加生产经营性收入。”
同时,工作队还紧盯残疾家庭、大病支出及子女读书家庭,用好各类政策杜绝因病、因学返贫,因贫辍学情况,第一时间帮助解决各类问题和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