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水首页>新闻频道>经济>
§当前位置: 彭水首页>新闻频道>经济

彭水: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赋能

发布时间:2023-04-0410:09:54彭水任鱼萍

重庆彭水网(记者 唐 源) 近日,在芦塘乡板栗村中药材基地,田间地头一派繁忙的景象,当地的村民正忙着管护中药材。

“干一天能挣100元左右,一年下来收入了5000多元钱,活儿也不累。”村民王兴荣是经常在基地务工的人员,他说,在中药材基地的带动下,附近村子也有很多村民都来干活,在家门口就可以轻松赚钱,还不耽误家里事。

中药材基地发展以来,带动了周边群众务工就业40余人,用工高峰时,每天有50余人在基地务工。这得益于芦塘乡积极转变发展思路,盘活闲置资源,推广“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同时鼓励种植户流转土地,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切实推动乡村振兴。

据了解,近年来,我县以发展产业为抓手,结合各个乡村实际情况,围绕“一主”“两辅”主导产业,不断做大做强产业发展,进一步打通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让乡村产业迸发新活力,助推全县农业产业高质高效发展。

积极发展优势特色种植业、养殖业,以种植红薯、白茶、中药材等为主要抓手,进一步盘活闲置资源,丰富产业发展业态。数据显示,目前,全县种植红薯稳定在30万亩,以黄精等6个主推品种的在地中药材达9万亩,成功建成3个1000亩级县级示范种植基地,25个100亩级以上示范片。

加快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以红薯(粉丝)等为主要原料,培育农产品加工主体340余家,其中市级龙头企业9家、县级龙头企业10家、市级农产品加工业示范企业4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6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2.15亿元。

积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通过加大农村电商人才培训力度,注重培育一批专业电商销售人员等方式,让好产品能够更好地远销出去,进一步提升产业的经济效益。数据显示,去年已经网络销售1318060单4266吨产品,网络零售额13267万元,进一步打通了农产品变产品、产品变成实际效益的有力渠道。


分享

手机阅读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