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畜牧技术推广站王天波 : 倾情科技服务 成就甜蜜事业
“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我将更加注重学习,更好地把实用高效的养殖技术推广到我们的生产中去,更好地助力百姓增收,促进我县乡村振兴发展。”2023年最美科技工作者王天波说。
“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我将更加注重学习,更好地把实用高效的养殖技术推广到我们的生产中去,更好地助力百姓增收,促进我县乡村振兴发展。”2023年最美科技工作者王天波说。
推广技术 助力发展
6月1日,王天波来到靛水街道桂花村的中蜂种场和成熟蜜基地,检查指导种场生产记录记载,察看继箱生产成熟蜜情况,指导病虫害防治、夏季蜂群管理的注意事项。
“这个季节要特别注意蜜蜂分群和换王,常规性换王可以提高蜂王的产育能力,对维持蜂群的群势极为有利,如果采用传统的养殖方法任由蜂王自行更替,其结果或是蜂王老死在蜂巢中,或是本来群势就很小再分成几群,就没有经济效益可言。”王天波介绍。
“我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从小就发现我们家或者邻居家养的畜禽,由于没有科学的畜禽养殖方法,经常发病甚至死亡的情况,对农户造成了极大的损失。所以后来在选择专业时,就毫不犹豫的学了动物医学专业,毕业后,回到家乡帮助农民科学养殖防疫,来提高我们的生产水平和生产效益。”王天波说。
为了更好地做好技术推广工作,王天波认真负责做好本职工作之余,还不断学习并总结工作经验,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
“只有自己专业技术扎实了,才能更好地为农户提供服务。”王天波介绍,作为一名基层科技工作者,平时积极学习饲养、疫病防控等畜禽相关技术,并学以致用,指导养殖户提高养殖水平,能帮助老百姓解决实际问题是他的职责所在,感到非常自豪。
荣誉满载 砥砺前行
今年43岁的王天波,毕业于西南农业大学,是高级兽医师、重庆市生猪产业体系创新团队专家、重庆市科技特派员、彭水县畜牧科学首席传播专家,当选过重庆市人大代表、县政协委员。
王天波认为,养殖过程中,要注意预防为主,防控结合。比如大型养殖场施行疫苗免疫特殊疾病,中草药治疗普通疾病,益生菌提高机体抗病力等相结合。建立养殖档案、严格执行休药期制度等综合措施,助力畜产品安全建设。
近年来,王天波参与编写的《希望的田野》《鸡病防控140问》《种猪高效繁殖技术200问》等著作出版发行;提出《关于加快循环农业发展的建议》《关于加快发展山区特色效益农业的建议》等建议;发表《重庆市彭水县本地黑猪资源调查与开发利用研究》《彭水县中华蜜蜂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等10余篇论文在核心期刊;主持《中蜂蜂蜜溯源管理规范》地方标准已发布或通过专家评审。
工作以来,王天波多次荣获重庆市科教工作先进个人、市兽药工作先进个人、市畜牧推广工作先进个人、市农业工作先进个人、县支农工作先进个人、县统战工作先进个人、县知联会先进个人等称号,曾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三等奖、彭水县科技特派员工作一等奖等奖项。
专研中蜂 攻克难关
王天波每天的工作安排总是满满当当,平时要负责畜牧业技术的推广、畜禽新品种的推广、养殖实用技术的推广、新机械的推广。每个月有半个月的时间都在乡镇做产业指导,同时还要开展产业调研,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不下乡的时候还要开会以及整理资料。
在调研中蜂养殖的过程中,王天波发现传统的平箱养殖法蜜的纯度不高,还存在一些粉的问题。王天波查阅资料了解到,西蜂养殖是采用继箱。
“我们经过一年的时间反复试验,中蜂开展继箱养殖也成功了,所以我们现在大力推广中蜂继箱养殖,提高我们蜂蜜的品质,促进养殖户增收。”王天波说。
蜜蜂的生态价值远大于产蜜价值,蜜蜂能帮助果树授蜜传粉,使果实长得周正饱满,品相好了也更好售卖,提高种植户的经济效益。在脱贫攻坚期间,中蜂养殖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记者了解到,大多数脱贫户都住在偏远山区,中蜂养殖可以把劣势转换成优势,只要那里生态好,给予农户技术指导,农户只需较少投入,就能有较高的效益。
王天波介绍:“蜜蜂对养殖技术的要求不算太高,但对环境的要求比较高,要生态环境好、植被茂密、水源好、蜜源好、远离农户、没有工矿污染等才有利于蜜蜂的生存和产蜜。”
作 者:张 影
编 辑:杨静
责 编:黄智宇
总值班:马 倩
总编辑:温江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