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科技工作者徐永权:点亮学生科技之光
重庆彭水网 (记者 杨春燕)“获得这份荣誉,我倍感荣幸,也会倍加珍惜。今后,我会继续坚持科技创新,让更多的学生爱上科技。”2023年彭水最美科技工作者徐永权这样说道。
徐永权给木楠小学学生上创新课。
徐永权,从事教育31年。2010年3月,徐永权怀着对科技教育的美好憧憬从木楠小学来到彭水第三小学,踏上了科技教育之路。在这里,他凭着对科技教育的浓厚兴趣及自身所具备的科学素养,结合区域、校域实际情况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科技教育工作,培养学生科技兴趣和创新思维,提升全县科技教育水平。
科技课堂提升学生科技兴趣
“科技老师需要有‘一桶水’,才能教给学生‘一碗水’。”徐永权深知这个道理。于是专职从事科技教育后,他更加自觉主动地学习,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学习活动,提升科技教育水平。
为激起学生对科技的兴趣,帮助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徐永权在科学课上从不生硬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精心准备实验器材,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同时,在学校成立科技兴趣小组、科技社团,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选择,充分让学生自主参与、自主管理、自主活动、自主发展、自主实践、自主创新。
“遇到学校实验室没有的器材,徐老师就亲自制作或自己掏钱购买器材,让学生动手实验,准备器材、设计方案,忙到很晚才离校回家是常有的事,因此学校科技室的灯总是熄得很晚。”彭水第三小学教师刘金波说。
除了利用科学课堂、延时服务课、科技社团、科学兴趣小组等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外,徐永权还精心策划,周密部署,带领学生开展了“节水”“节粮”“创新在我身边”“变废为宝”“资源利用”等多主题的科学调查体验活动,不定期组织学生到县气象局、污水厂、科普基地参观考察,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科学熏陶,点亮科技之光。
近年来,徐永权荣获重庆市特级教师称号、重庆市创新争先奖获得者,是重庆市小学科学名师乡村工作室主持人,多次被市科协评为先进个人、优秀科技辅导员。
送教下乡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创意是什么?在我们生活中怎么发现创意?有没有哪位小朋友回答一下?”6月13日,徐永权来到保家镇木楠小学开展送教研讨活动,给学生们带来了科学教育创新训练课《我也能创意》。
记者看到,整堂课学生踊跃发言,不管学生遇到怎样的问题和困难,徐永权总是耐心细致地为学生解答,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徐老师讲课讲得非常有趣,我们都学到了很多科技知识,对科技课也有了一个新的认识。”木楠小学学生纷纷表示。
为整体提升全县中小学科技教育质量,2012年以来,徐永权每年都要到乡镇开展送教到校、送教下乡等活动,利用学生课外活动及周末等课余时间无偿地为全县中小学生上科技创新课,通过多种形式与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徐永权告诉记者:“县城里面的学生对科技模型、科技比赛接触得比较多,但是乡村学校的孩子对科技知识了解还比较缺乏,所以我希望通过送教到校、送教下乡等活动,激发乡村学校孩子的科技兴趣,让他们养成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创科学的良好习惯。”
在徐永权的努力下,全县中小学学生的创新潜能得到充分挖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明显提高,科技教育水平显著提升。近几年我县中小学生参加全国和市级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机器人大赛、科学素养大赛等赛事活动,多名师生获得全国和市级一、二、三等奖。
策划培训助力科技教育发展
2015年4月,徐永权在校组建科技教师团队,和各门学科老师一起共同探讨如何在日常的教学中渗透科技教育,在科技教育中如何运用学科知识开展创新活动。
在徐永权的影响和带动下,各班班主任和各位科学老师都积极踊跃地加入到科技教育中来,逐渐形成了一支由班主任及科学老师组成的科技辅导员团队。
“老师热爱科技,才能更好地带动学生喜欢科技。”徐永权介绍,热衷于科技教育的优秀科技辅导员团队,激发了学生对科技的兴趣,为学生打开了一扇科技创新之窗,又锻炼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徐永权深知“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为了全面普及彭水的科技教育,他积极向县科协、县教委建言献策,开展科技教育培训,成立小学科学徐永权名师乡村工作室,为教师作科技教育培训讲座,整体提升科技教师队伍质量。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必须将教师整体力量组织起来,才能真正提升全县的科技教育水平,助力科技教育发展。”徐永权说。
除了在县内开展科技教育培训,徐永权还积极到县外进行学习交流。今年4月, 小学科学徐永权名师乡村工作室研修培训活动在秀山县凤栖小学成功开展,徐永权开展了《科学教育拓展性活动教学策略与启迪小学生科学思维的实践探索》主题专题讲座。
对于未来的打算,徐永权表示,他将继续示范引领、辐射带动各中小学校开展科技教育活动,探索更多科技教育方法,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学生的心灵沃土上播下“创新”的种子,引领更多学生踏上创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