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水首页>新闻频道>文化>
§当前位置: 彭水首页>新闻频道>文化

难忘桐楼那座桥

发布时间:2023-07-2409:18:44彭水值班

重庆彭水网 (作者:陈万志)桥,连接桥头两端的道路,使道路通畅,让人和货物顺利通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在桐楼乡偏僻遥远的深山沟里,有一座不为人知的小桥,它一不宏大,二不知名。它从上世纪中叶至今,经历了三次变化。每一次变化,都记录着家乡的变化,述说着党和政府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所在。

桐楼乡地处彭水东南部,距县城约八十公里。东与黔江区新华乡接壤、西南与诸佛乡为邻、北与大同镇为界,区域面积约四十二平方公里。1962年成立桐楼公社时,辖区内设六个大队,2004年行政机构改革调整后,合并为三个村,即桐木村、细沙村、普子村。

桐楼乡地势呈东南低、西北高。在北边的大同镇俯视桐楼乡全境,尽收眼底。春夏雨后的早晨,白茫茫的一片云海,在微风的作用下,似波涛滚滚的浪花翻腾在青山绿水之中,浪花中忽隐忽现的小山峦又增添了些许神秘色彩。

诸佛江将桐木村一分为二,雨季来临,上游无数条山溪的山水汇聚在江里形成巨大的洪流,将另一岸的群众阻挡在河对岸,现年七十多岁的老村长梁国平回忆道:修桥之前,每年涨水季节,都有人被洪水冲走。

1962年,桐楼公社成立后,公社组织群众投工、投木材,集农村石匠、木匠的智慧,搭建了一座全木结构的木桥。就是这座简易木桥,汇聚了群众的力量,连结了党和群众的心。通桥典礼那天,附近村庄的男女老少齐聚河边,好不闹热。后来大约在七十年代初期,木桥被洪水冲毁,河对岸的群众又回到了望河兴叹的困境中。凡遇到涨洪水,群众再急的事都只有急怨等盼了。当然最苦恼的还是学生。记得那年我上初一,天空突然下起暴雨,几十个学生愁得不知怎样才能回去,学生中有几个十六七岁的初三学生名叫徐为成、徐为松、徐为见,三人年龄较大,又生长在河边,识得水性,便合力将学生安全带过了河,得到学校的表彰。表彰会上每人一朵大红花,奖品是十个作业本。从此 ,他们三人成了同学们的榜样。

进入八十年代,西部扶贫开发全面展开,桐楼乡党委政府争取到县交通局的支持,复建人行桥的计划纳入解决民生的重要议事日程。当年国家财政还困难,缺少专项资金,政府只负责设计和提供建桥必须的钢材,其余大部份资金需要受益群众自筹解决。此时,正值农村土地承包分户经营期间,劳动力分散,光投劳不说还要集资,村干部生怕劳力难以组织、资金难以筹集。就在村干部一筹莫展时,群众听说又要修人行桥,奔走相告,统一认识,争取更多群众支持,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不能失去修桥的机会。  

接下来的日子,大家将劳动力分成几个组,背水泥的、运钢材的、打片石的、打砂的、筹备木材的,每个组由一名村干部负责。1986年春,我从部队复员回村后,担任村长,乡政府组织村干部到修桥工地参观。打石头的号子声、打砂机的轰鸣声、背水泥到位后的吆喝声响彻山谷,给这个远离村庄的山沟里平添了几份闹热,虽然过去了近四十年,但那繁忙的场景至今深深记在我脑海深处。没有机械设备的时代,困难可想而知,群众的力量是无限的,经过两个春冬的努力,一座长约八十米、宽约两米的人行桥横跨在河面上。      

这座桥,虽然仍是人行桥,但它的结构和功能都远胜于之前的木桥。桥墩是水泥和片石砌成的,比起原桥的木桩要坚固不知多少倍,桥面是钢材水泥浇筑而成,比之前用圆木铺成的更耐用,同时还配置了安全护栏。经过三十多年风雨浸湿和河水的冲击,至今安然无恙。但它成了历史,成了群众美好的记忆。现如今,这座桥已经是政府全额投资修建的公路桥。 

今天的桐楼乡,社会治安良好,群众幸福祥和。党委政府立足鱼米瓜果之乡、生态幸福桐楼之发展定位,带领乡亲百姓踏过一座座桥,走向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


分享
相关新闻>>

闪光的童年

手机阅读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