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水首页>新闻频道>乡镇>
§当前位置: 彭水首页>新闻频道>乡镇

药用紫苏采收见好“丰”景

发布时间:2023-08-2516:30:22彭水任鱼萍
8月21日,记者在普子镇桐泉村4组小地名沱地的地方看到,一片一片“紫叶”在青山间显得极为耀眼,微风吹拂,香气四溢。村民们穿梭在地里,采摘成熟的紫苏枝叶,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8月21日,记者在普子镇桐泉村4组小地名沱地的地方看到,一片一片“紫叶”在青山间显得极为耀眼,微风吹拂,香气四溢。村民们穿梭在地里,采摘成熟的紫苏枝叶,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村民在采摘紫苏枝叶。

“这片紫苏已经是第二茬采叶了,这块地照目前的生长情况看保守估计还能采3茬,亩收入不会低于5000元。”桐泉村村民委主任李站说,这是重庆后里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在村里发展的基地,全村共100余亩,部分地块还是盘活的撂荒地。

据了解,紫苏因独特的香气而深受人们喜爱,它可食用、可入药、可榨油,还可以作为化工原料,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且紫苏种植具有投入少、管理方便、生长周期短、亩产价值高等特点,随着紫苏的食用、药用、保健功效被挖掘,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大。

重庆后里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负责人李永均介绍,近年来,公司与科学研究院、高校联合,不断研发药用紫苏新的品种,桐泉村这片基地就是今年新品种的试验田。而同产品的试验田,在全县各海拔地区都有,涉及面积600多亩。通过对比种植,找到更合适的种植区域,来年全面投入种植。

在桐泉村民委附近记者看到,村民正在把采摘回来的紫苏叶铺开晾晒。院坝一角,已晒干的叶子堆放在一起等着打包。“紫苏种植极大地带动了村民就业,苗子移栽、管理、采收,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人,不管你是壮劳动力还是60多岁的老人总能找到适合的活儿。这段时间,每天10多个人还忙不过来。”桐泉村党支部书记张安军说,第一年试验不敢动员农户跟种,等着大家学到了技术看到经济效益后,来年一定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鼓励和支持村民发展紫苏种植,进一步拓宽村民增收致富渠道。

在彭水,紫苏种植已成为村民致富的“聚宝盆”,而且实现了种植、深加工、销售、运输一体化。在“公司+农户”的模式下,农户可以通过参与种植、田间管理、采收等工序增加家庭收入,也可以自主种植紫苏。小小的紫苏将助推彭水绿色产业发展的路子越走越宽,为乡村振兴添“香”增绿。


作  者:冉  立

编  辑:杨  静

责  编:黄智宇

总值班:陈发伦

总编辑:温江华


分享

手机阅读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