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闯敢干 唯实争先 | 桐楼:走实集体经济新“丝”路
眼下,正是丝瓜采摘的时节,在桐楼乡普子村的丝瓜种植基地里,丝瓜架上一垄垄个大饱满的丝瓜长势喜人。润泽饱满、鲜嫩的丝瓜,在阳光的照耀下,格外翠绿。不少村民穿梭在藤架之间忙着采收,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眼下,正是丝瓜采摘的时节,在桐楼乡普子村的丝瓜种植基地里,丝瓜架上一垄垄个大饱满的丝瓜长势喜人。润泽饱满、鲜嫩的丝瓜,在阳光的照耀下,格外翠绿。不少村民穿梭在藤架之间忙着采收,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细沙村组织村民对丝瓜进行采收。
近年来,桐楼乡紧紧围绕“鱼米瓜果之乡”产业发展定位,在抓好土地整治,促进撂荒地复耕的工作中,围绕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引进丝瓜络产业,通过“村集体公司+标准化基地+大户+庭院经济”的发展模式,种植丝瓜,在让荒地“活”起来的同时,也为乡村产业发展、村民增收致富注入了新活力。
“去年,细沙村种植丝瓜效益不错,我们就想,既然我们乡环境合适,产业效益也不错,能不能也将种植丝瓜作为我们村里的特色产业发展。”普子村村支部书记赵长松表示,说干就干,今年村集体经济流转了200余亩土地发展丝瓜种植,努力打造一个村里有产业、门口好就业、群众齐致富的幸福之村。
据介绍,普子村丝瓜基地今年3月初开始育苗,9月初开始采收,一共可采收3次,盛产期一天可以采收1万斤左右的鲜丝瓜,加工成丝瓜络可达2000斤左右。丝瓜络主要销往浙江,预计年收入可达80余万元。
“你们看这丝瓜,好大哟!最近采收我们每天都来基地务工,一天100元,离家又近,还是能找些生活费补贴家里。”村民魏德兴开心地说。
据悉,在基地长期务工的工人有40余人,农忙时节,基地每天有90余人务工。截至目前,基地务工支出20余万元,拓宽了村民增收渠道。“我们还会陆续完善基地灌溉系统、新建丝瓜络漂白池、建设丝瓜络晾晒和仓储等场地,形成更完善的产业链,助农增收。”看着满地的丝瓜赵长松说。
除了普子村,细沙村也种植了50余亩丝瓜,带动大户种植50余亩,村里30余户也跟着种植了一些。“我们是桐楼乡最早发展丝瓜产业的,效果还很不错。今年我们还给村民发放了丝瓜种子,让他们跟着一起种,成熟后包回收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细沙村村支部书记张坤说,丝瓜产业的兴旺,不仅壮大了村集体经济,也增加了村民收入,越来越多的群众依靠“菜篮子”鼓起了“钱袋子”。
产业发展是带领群众增收致富、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细沙村、普子村发展丝瓜产业只是桐楼乡产业振兴的一个缩影,为有力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和村民增收致富增加渠道。
桐楼乡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桐楼乡还将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和规模,形成点带片、片带面,做大做强丝瓜产业项目,为谋划丝瓜络初加工打牢基础,逐步形成丝瓜种植区域品牌。同时,完善丝瓜络初加工产业链,掌握丝瓜络初加工(漂白、压片、裁剪等)技术,购置丝瓜络压片机,合理利用闲置资源建设丝瓜络初加工厂,通过专业技术培训解决部分村民就近就业,严格保障产品质量,树立桐楼丝瓜络声誉,最大限度提升丝瓜络产业效益。
作 者:杨丽媛 任明川 赵勇
编 辑:杨静
责 编:黄智宇
总值班:杨元忠
总编辑:温江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