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四季度 打好收官战
——我县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和部门一把手2023年三季度例会交流发言摘登
编者按
10月27日,我县召开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和部门一把手2023年三季度例会,全面复盘、总结晾晒前三季度成绩,认真研判当前形势,进一步激励全县上下决战四季度、打好收官战,奋力交出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高分报表。会上,县新城管委会、县财政局、县人力社保局、县住房城乡建委、县卫生健康委、绍庆街道、保家镇、桑柘镇、鹿角镇、平安镇、双龙乡等单位负责同志作交流发言,以下是发言摘登。
促新城及高铁片区高质量发展
县委常委、县新城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 王露波
县新城管委会负责牵头统筹协调,坚持两线作战、均衡发力,锁定新城“四城”及高铁片区“加快彭水融入重庆主城半小时经济圈”定位,紧紧围绕“优化服务、保障前置、整合资源,促高质量发展”的思路,以主题教育走深走实推动新城及高铁片区建设发展实现提速提质。
一、用心服务企业,为新城及高铁片区建设发展提供了优质环境。坚持“重心前移、用心服务”,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包干 联系重点项目责任制和周调度机制,主动上门服务、召集会 议研判,全面梳理新城及高铁片区重点项目建设存在的风险、 问题和困难并针对解决,帮助企业实现良性发展。前三季度, 在资金紧缺的情况下,合理调度,助推了“双创”孵化平台 项目顺利封顶;在房产开发市场下行的环境下,逆势而为,新城 10 个房地产项目开发有序,其中中创·蓝湖半岛多次荣登重庆地产销售榜前 20 名。通过全心全力服务,切实做到了助企纾困,激发了开发建设市场活力,新城及高铁片区实现了平稳健康发展。
二、用情征地拆迁,为项目建设提供了前置保障。坚持依法、文明、和谐拆迁,实现征地拆迁零上访。聚焦堵点、难点、焦点,坚持实行“日跟进、周调度、半月通报、每月约谈”工作机制,积极协调拆迁办、靛水街道、绍庆街道等单位,充实力量、用足政策,按照项目建设时序需要,加快未征收房屋拆除协议的签订,速推已征收房屋的拆除,保障了项目顺利建设。截至 9 月底,新城及高铁片区累计签订房屋拆迁协议210栋、拆除房屋189栋,征收土地3789亩,搬迁坟墓 269 座,兑付资金 2.13 亿元,确保了新城项目建设顺利推进、高铁片区 3 个项目的顺利启动。
三、用力供应土地,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土地资源。整合新城及高铁片区的现有土地资源,结合规划土地性质、功能分区特色、建设发展需要,分类甄别,按序供应土地。截至 9 月底,新城已供应土地合计 1044 亩(出让土地 488 亩,划拨土地 556 亩),土地供应价款共计 5.49 亿元,实现土地收入 5.44 亿元。同时,积极落实巡视、审计问题整改,组织相关部门清收历年欠缴的土地出让金,已清欠土地出让金 1.55亿元;预测全年供应土地 1567 亩,实现土地供应收入 10 亿元。
健全完善增收机制 增强财政保障能力
县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 王小刚
县财政局坚持党建引领,持续深化主题教育推动财政中心工作,聚焦向上争资、招商引资、联动协作,奋力推动财政收入再上新台阶。前三季度,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 14.8亿元、增长 35.1%,增幅居全市第 7 位;税收收入完成 8 亿元、增长 37.1%,增幅居全市第 8 位、渝东南第 1 位,税收增速在全市赛马比拼中获得 A 档次;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实现49.1 亿元、增长 9.2%,增幅居全市第 8 位。
一、聚焦向上争资,积蓄保障厚度。健全向上争资工作机制,强化年度争资考核,压实部门争资任务;坚持月通报、季调度,建立赛马比拼争资赛道;强化资金筹措,及时兑现 2022 年争资以奖代补工作经费2501 万元,调动部门争资工作积极性。累计争取到位各类资金 84.2 亿元,较上年全年净增 15.8 亿元,增长 23.1%,其中新增政府债券限额 38.7 亿元,较上年全年净增 17.2 亿元,增长 80.1%。全县 19 个争资部门共争取到位资金 16.4 亿元,县卫生健康委、县财政局、县经济信息委、县发展改革委、县民族宗教委、县林业局、县农业农村委、县民政局 8 个部门提前完成年度任务。
二、聚焦招商引资,培植财源广度。坚持减税降费助企纾困,累计减税降费 1.1 亿元,助力实体经济回暖升温,金融行业实现税收 3.7 亿元、增长 441%,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实现税收 3.4 亿元、增长 213%,交通运输业实现税收 0.4 亿元、增长 209%。坚持招商引资集聚动能,建立扶持企业发展资金池,坚定企业入园信心,累计实现招商引资税收 3.6 亿元,增长 300%。坚持协税护税夯实税源,对乡镇招商引资、建设项目成效实行超基数激励补助,调动乡镇协税护税积极性,乡镇(街道)累计实现税收收入3959 万元,增长 7.8%。
三、聚焦联动协作,扩展征管深度。坚持体制改革增活力,理顺县乡财力分配关系,按照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统一、保障基本与支持发展兼顾、政策激励与约束管理并重原则,建立“激励约束、自求平衡”的乡镇财政结算体制,乡镇(街道)累计实现税费收入 4059 万元,增长 7.7%,新田镇、绍庆街道、鹿鸣乡、保家镇、三义乡、鞍子镇、普子镇 7 个乡镇(街道)提前完成年度任务。坚持依法征管防跑漏,加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税源动态监管,开展欠缴税费清理,累计清收欠缴税费 0.9 亿元。坚持齐抓共管促增收,压实非税征管部门责任,逗硬征收激励补助,累计完成非税收入 6.7 亿元、增长 32.7%。
高质量推进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发展
县住房城乡建委党组书记 李素芳
县住房城乡建委坚持党建引领各项工作,团结一致、奋力拼搏,切实把主题教育学习成效转化为高质量推进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前三季度,老旧小区改造进度全市第 1,建筑业产值增速全市第 2,房地产投资增速全市第 3,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全市第 8。
一、在赋能发展上精准发力。新培育建筑施工企业 14 家,升级一级资质企业 2 家,规上企业 57 家居渝东南第二位,全县建筑企业共 281 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入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分阶段办理施工许可”,完成“施工许可、竣工验收”项目 35 件,企业满意率达 100%。截至目前,完成建筑业产值 28.8 亿元,占全县 GDP 的 22.3%;房地产投资 14.04 亿元,占全县 GDP的 11.2%。17 个重点项目投资 15.56 亿元,占年度目标任务的 76.09%;配套费征收 6585 万元,占年度目标任务的 82.3%。商品房销售 30.4 万平方米;二手房销售 11.12 万平方米。
二、在政策争取上举措有力。成立向上争资工作小组,成功申报国家级传统村落 10个,市级传统村落 5 个,其中木欧水传统村落被住建部评为人民美好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点,今年实施胡家湾传统村落项目 1 个,“六线六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点项目 13 个,美丽宜居示范乡镇建设项目 1 个,申报管网建设项目 5 个。今年完成向上争资1.08亿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03.84%。成功入库市级城市更新项目 3 个,计划投资 28.54 亿元。
三、在服务民生上持续用力。坚持服务民生工作导向,全监管房地产项目预售资金7.5 亿元,推动黔龙·阳光国际等 8 个房地产项目保交楼 2633套,房地产“三保”任务完成情况位居全市前列。确保低收入群体住有所居,完成 2779 户公租房实名配租清查,发放廉租房租赁补贴 53.36 万元。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施农村低收入群体危房改造 146 户,动态清零住房安全无保障一般农户 40 户。处理民工工资投诉 36 起,解决矛盾纠纷 200余批次,涉及民工 2600 余人,共兑付民工工资 3863.5 万元。
砥砺奋进求突破 创先争优谱新篇
县人力社保局党组书记 陈维凡
县人力社保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突出“稳就业”“保民生”工作主线,统筹推进社会保障、劳动关系、人才振兴等工作。
一、点燃主题教育“新引擎”。聚焦主题教育“总体要求”“根本任务”,成立主题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完善工作机制,确保主题教育工作取得实效。聚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制定局县管领导班子读书班工作方案,精心举办读书班,开展学习研讨。把党的先进理论贯穿人社各项工作中,为推动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思想引擎。
二、提高就业创业“含金量”。重点群体就业保障有力,成立 13 个工作指导小组,分组包片督促指导乡镇(街道)开展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工作,三季度实现就业 411 人,就业率达 96.23%。唱响彭水劳务品牌,在人社部举办的全国劳务协作暨劳务品牌发展大会上,彭水“苗妹香香”劳务品牌形象代言人尹叶华被评为全国最具特色劳务品牌形象代言人。全市就业先进典型榜上有名,彭水县方明、刘敏、王琴三名同志被市人民政府授予重庆市就业创业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三、绘就社会保障“新图景”。我县养老、工伤保险参保达 32.41 万人次,参保率持续稳定在 97%以上。力推扩面提质,三季度新增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位列全市 B 档,工伤保险参保扩面工作连续两个季度排名全市前五。加强基金监管,追回违规领待资金 101 万余元,完成劳务派遣单位截滞留稳岗返还资金266.34 万元。
四、织密劳动关系“和谐网”。劳动仲裁“快接快处”,结案 635 件,结案率 96.4%。执法调解“刚柔并济”,接待群众各类咨询投诉 269 起,巡查企业 173 家,排查在建项目 300 余个,共计为劳动者追回工资约 1153.88 万元。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开展“助企纾困·人社在行动”系列宣传活动,“赛马比拼平安报表”“渝薪无忧指数”名列前茅。
五、打造乡村振兴“助推器”。打造人才振兴示范点,启动乡村人才振兴“六线六片”示范点建设项目,建立县级专家工作站 6 个。加大人事人才引育,在基层教育、卫生、农业等事业单位中心增设 3%的定向副高级岗位,为人才成长搭建平台。加强产业发展技术帮扶,引导四个专家服务团开展实地帮扶活动,建成市、县两级“巴渝工匠”乡村驿站 3 个。
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保障健康服务民生
县卫生健康委党委书记、主任 钟兴云
县卫生健康委坚持党建统领,锚定实现“五度”目标,聚焦“补短板强弱项”,以开展主题教育为契机,扎实推动卫生健康工作高质量发展,年度各项重点指标任务取得较好成效。
一、聚焦补短板,着力强化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医疗资源扩容提质,全面投用县中医院新城分院,竣工县人民医院公共卫生院区,县妇幼保健院及托育中心项目实现开工建设;招商引资投用彭水康嘉精神病医院;投入资金5933余万元采购大型医疗设施设备194台(件);实施县域“五大中心”、影像诊疗一体化、同质化建设,建成投用县胸痛中心、县域影像诊断中心、县域心电诊断中心。新增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2个。注重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及临床营养诊疗服务,在1家县级医院新开设临床营养科。强化中医药健康服务,建成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1个,实现基层中医馆覆盖率100%。
二、聚焦强弱项,着力提升服务民生能力。引进医学硕士研究生 4 名,招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紧缺专业技术人员 20名,下派“县聘乡用”执业医师 25 人。推进“一老一小”健康服务,县级医院老年医学科设置率 100%,实现县级医院全职临床药师住院科室应设尽设;全县 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城乡社区规范健康管理 55325 人;新增婴幼儿照护托位620 个,适龄儿童“八苗”接种率保持在 95%以上;完成初二在校女学生 HPV 疫苗首剂接种 2096 人、全程接种 946 人。推进院前急救管理,院前急救平均反应时间城区缩减至 11分 42 秒、农村地区缩减至 22 分 33 秒。
三、聚焦促衔接,着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施村卫生室“三强化一管理”,指导督促 383 名村医生履职尽责,持续实现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空白点”动态清零。深化“家医签约”服务,组建 193 个家庭医生团队,签约 21.4万人,加强签约履约服务,实行分类管理,确保履约不漏一人。健全因病返贫致贫监测预警机制,严格落实先诊疗后付费、大病专项救治等政策,1—9 月,全县核查研判监测自付医疗费用在1.6 万元以上的达 2769 人,大病集中专项救治 2870 人次,住院享受先诊疗后付费 3.6 万人次。同时,深入推进爱国卫生运动,全面普及健康知识,持续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助力乡村振兴。
高水平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绍庆街道党工委书记 廖燕峰
绍庆街道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引领,不断深化基层治理改革,持续抓好平安稳定建设,推动全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走深走实主题教育,不断汲取智慧力量。聚焦党建统领,夯实思想根基,创新“集体研学、个人自学、宣讲导学、实践助学”四学机制,组织开展“干部大讲堂”、 青年学习论坛等活动,突出“专题式研讨+分众式学习”,实现 963 名党员全覆盖参与,让主题教育入脑入心。立足民意“真调研”、民情“深调研”、民声“实调研”,采取“蹲点位”“ 一对一访”形成调研问题、任务、责任三张清单,针对调查数据、群众建言、问题清单促进调研求真务实,让主题教育落地见效,增强干部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
二、培育壮大市场主体,促进城乡协同发展。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坚持一个中心,丰富发展两翼”发展格局,推动城乡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培育壮大电商主体,电商个数比上季度增加 80%,销售收入同比增长 270%。街道 1-3 季度实现税收收入 856 万元,完成率 222%。登记采集非农个体经营户 2.06 万户,同比增长590%。大力实施基本养老保险扩面计划,完成 462 人,参保完成率 144.38%,缴费完成率 132.81%。认真落实 2023年消费帮扶实施方案,完成年度指导性计划 140.92%。打造新时代“红岩先锋”变革型组织,推动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 5 万元以下全部清零,营收50 万元以上的有 2 个。
三、充分化解矛盾纠纷,持续建设平安绍庆。全量化整合群众问题诉求,三季度多元整合信访系统、互联网+督查、一体化治理智治平台、网上舆情等平台反馈事件 1239 件,办结率为 100%。深化“网格吹哨·部门报道”运用,结合“枫桥经验”组建 12支调解队伍和 10 个五老自治队等多方力量及时进入网格,多元调解力量参加矛盾纠纷化解工作。通过调解工作进一步锻炼干部队伍,铸造一支善于处置人民内部矛盾的群众贴心队伍。按照“三到位一处理”原则,专班包案着力化解征地拆迁信访突出问题,服务推进“高速”“高铁”重点项目建设。
打造乡镇产业发展示范标杆
保家镇党委书记 黄建明
保家镇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与中心工作相结合,立足资源优势,以“党建+”模式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一体推进,在壮产业、强示范等方面精准发力,拼干劲、赛业绩。
一、党建引路,筑牢全面发展“引领力”。完善党建统领基层治理“一中心四板块一套网格”组织架构,将全镇划分为 86个网格,落实“一长三员”271 人,在 12 个村(社区)开展积分制工作,推行微治理“小院家”平台,三江村获评第三批市级基层治理示范村。探索党建+村集体经济,成立由村(社区)党支部书记担任理事长的股份合作联合社,12 个村(社区)以集体土地、固定资产等入股白茶、肉牛养殖、核桃、中蜂等产业。今年以来,全镇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达 356万元,其中 50 万元以上 3 个、150 万元以上 1 个。
二、支部带路,提升特色产业“加持力”。大胆探索“村企联营”模式,由羊头铺社区、团堡村、长窑村 3 个村集体与重庆珀瑞肉牛养殖有限公司抱团发展,共投资 600 余万元,打造大型全产业链肉牛养殖场。通过“党建互助、资源互补、利益互联、控股互换”,2023 年底可为村集体经济增加经营性收入 260万元以上。做大做强白茶产业,已建成彭水白茶清平基地、溪口基地、大堂基地、三江基地共 10048 亩,探索“四金”机制(土地流转收租金、基地就业挣薪金、资产入股分股金、超额收益获奖金),实现村集体和村民稳定增收。白茶 1 号、黄金芽、金镶玉 3 个品牌茶叶在 2023 年首届四川茶叶国际博览会(川渝)获评“金奖茶叶”,在今年 9 月代表彭水自治县参加全球食品饮料博鳌论坛并获金奖。
三、典型探路,强化以点带面“示范力”。三江村立足打造渝东南片区规模最大、设施最全、体验最强的农耕文化教育科普基地和研学基地,启动美丽家园项目和移民产业转型升级市级示范项目。东流村是县级重点帮扶村,修建了集科学知识和技术培训、文化活动等为一体的培训中心约 800 ㎡,并配套多媒体培训室、多功能电子图书阅览室等设施,团县委授牌建立了东流村“1+N”“流动少年宫”暨青少年活动中心流动教学点,今年来已开展技能培训4期,青少年主题实践活动 12 期。
推动全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桑柘镇党委书记 孙林
桑柘镇秉承“讲政治、用心做、看效果”的理念,坚决有力落实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聚焦基层党建引领,助力整体智治效能提升。扎实开展主题教育,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聚魂,切实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打造新时代“红岩先锋”变革型组织,14 个村社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达 530 万元,10 万元以上 9 个。推进党建统领基层治理,严格落实“五帮一”措施,调解各类矛盾纠纷 749 件,涉及金额 260 万元,清仓化解各类积案难案 12 件。建成抗旱应急水源工程 3 个,化解场镇饮水难题。新建标准停车场 2 个,破解场镇拥堵老难题。
二、聚焦基本民生保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深化“六访六帮”工作,落实“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动态清零和防返贫动态监测机制,兜住、兜牢、兜好全镇 4013 名脱贫群众底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致力产业迭代升级,因地制宜打造“五色产业”,预计各产业链总产值达 3 亿元。探索“品牌+电商+基地”发展模式,提升蚩尤菌主、刘粉条、糯小寒等网红产品知名度,实现网络销售 680 万元。今年新发展市场主体 163 个,招引落地企业 5 家。开展“三查三访三评”,整改各类问题 53 个,全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三、聚焦耕保责任落实,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将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作为坚定维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政治任务来抓好落实。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整治,在青蒲、大青等 5 个村社启动高标准农田整治建设 1.3 万亩,占全县建设任务的 40%。扎实开展“撂荒地”整治,最大程度挖掘耕地潜力,累计整治撂荒地 6000 余亩。积极推进耕地恢复补足工作,已完成 420 亩举证验收。对整治完成的土地,推行“龙头企业+村集体+农户”模式,全力招引企业入驻合作,村民土地入股分红,实现惠民有感。
走深务实育经济发展之根
平安镇党委书记 邓拓
三季度以来,平安镇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在学习中锤党性、悟思想、寻方向、找办法。
一、谋民之利,解民之忧,沉心静气谋“发展”。农民“增收”,粮食作物环比增长 17%,蔬菜种植同比增长 8%,三季度 460 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亩产增收 2000 余元,200 余亩无人授粉玉米制种实现 77 户户均增收 4156 元,1800 亩南瓜带动 500 余户 1900 余人实现亩均增收 1500 元,400 亩辣椒带动 100 余户亩均增收 8000 元。扩面种植中药材 400 余亩,增幅 12%,发展林地种植骨碎补200 亩,新增种植羊肚菌 150 余亩。经济“增速”,全额投资类项目 9 个 1080 万元,补贴类项目 7 个 349 万元,6 个村(社区)集体经济收益同比增长 19.4%。土地“增面”,土地整治面积完成任务的 182%,耕种利用面积完成任务的 182%。
二、检视不足,问题导向,真心诚意促“振兴”。针对“三查三访三评”和“交叉检查”中,从问题看实质,找根源。实行每周“走访日”,选取非赶集日,机关“闭门”,干部“入户”,主要领导随机抽查入户情况,晚上召开问题分析研判会。同时,实行走访排查“一本账”,问题清单“一面墙”,重点问题“一专班”,整改销号“一亮晒”,主要领导带头认领“疑难问题”,驻村领导积极认领“共性问题”,帮扶干部主动认领“个性问题”。
三、见微知著,防患未然,凝心聚力为“平安”。坚持党建引领,做实“一中心四板块一网格”,紧盯“885”工作。深入推进矛盾纠纷化解处置攻坚战,党政领导主动接访下访120 余次,成功调处各类矛盾纠纷 20 余件,调解成功率 97.6%。三季度以来,全镇无一起生产安全事故,无一起盗窃侵财案件,无一起治安刑事案件,无一例到市进京或县级交办信访案件,无一例网络舆情事件,无一例违反廉洁纪律查处案件。
奋力推进美丽鹿角驿站建设
鹿角镇党委书记 龚安定
鹿角镇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把主题教育转化为真抓实干的具体行动,积极融入乌江画廊生态旅游示范带建设,开拓创新,唯实争先,奋力推进美丽鹿角驿站建设。
一、守底线强保障,增强美丽驿站底色。扎实开展防返贫监测和“两不愁三保障”动态清零,无致贫返贫现象发生。巩固“一鹅一果一药”主导产业,回引荣国福农产品加工业,促进群众增收致富。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全镇10万元以上收益的村达2个。积极对接重庆城投集团、县市场监管局和县移民服务中心等帮扶单位,争得更多发展支持。建立每月“走访周”制度,落实好“四个不摘”工作要求,念好进村入户“望闻问切判”五字经,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
二、抓优势促发展,做靓美丽驿站颜色。对标“六线六片”工作要求,完成周家村、移民街、龙门路“一片两线”人居环境提升项目。下大力气开展场镇节点治理和市容环境卫生整治,建立“周检查月通报季考评年考核”长效机制,落实义务城管员4名,实行场镇保洁市场化。在县域乡镇首个实施老街“蜘蛛网”下地工程,场镇面貌焕然一新。新建滨江休闲步道1公里,并建成鹿角镇第一个群众文化广场。开工建设镇内主要干道15.4公里,提升沿线通畅度和整洁度。积极盘活鹿角粮仓闲置资产,力争将鹿角粮仓打造成为乌江文化和粮仓博物馆,建成乌江民宿,为驿站增色添彩。
三、解民忧纾民怨,提高美丽驿站成色。以“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情,抓好矛盾纠纷源头治理。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抓好信访积案化解。以“敢向虎山行”的担当感,积极稳妥处置彭酉高速建设征地、拆迁、炮损等矛盾纠纷200余件,截至目前无一例事件上交。创新基层治理,推动村议事馆、乡情馆建设,全镇民风持续向好,群众安居乐业,让鹿角的山美水美人更美。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双龙
双龙乡党委书记 何英杰
双龙乡以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契机,强化党建引领,做实惠民有感,奋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双龙。
一、突出党建统领,惠民有感有力度。推进主题教育走深走实,聚焦主题教育总要求和目标任务,一体推进、全面落实各项重点措施,开展集中学习 9 次、调查研究 21 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19 件,强力推进党员干部受教育、人民群众得实惠。加强组织建设强基固本,深入实施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全力打造新时代“红岩先锋”变革型组织,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 41.3 万元。全面推进党建统领“三项重点任务”和“141”基层智治体系,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二、突出提质增效,惠民有感有厚度。提质巩固脱贫成果,深入开展“六访六帮”,认真落实防返贫监测帮扶,“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问题动态清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提速推进乡村振兴,筑牢生态绿色本底,完成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修复 2000 亩、死亡松树除治 1099 亩。推进宜居乡村建设,硬化公路 2 公里,维修水池 2 口,安装路灯 100盏。提升产业发展质效,引导群众围绕“一主”“两辅”发展增收产业,建成双龙乡产业振兴综合服务中心和产业路、大棚、大米全自动生产线,“稻鱼恋”“九黎橙”品牌效应持续提升,农村电商发展质效位居全县前列。
三、突出民生保障,惠民有感有温度。抓民生改善,组织开展就业创业培训 2 场 74 人次,发放务工交通补贴 578 人 9.22 万元,开发落实公益性岗位 83 个。促事业发展,精准落实教育资助政策和控辍保学机制,全乡无一适龄儿童少年失学辍学,建成风雨球场 1 个,扎实开展乡风文明建设,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广泛宣传、全面落实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政策。认真落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适龄儿童免疫规划接种率 100%,位居全县第一。
(作者:谢云芳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