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佛村
集体经济有增收 水稻发展有盼头
重庆彭水网(记者 张影)近日,诸佛乡诸佛村的水稻已收完归仓,村民们正抓紧时间烘干、脱壳、装袋,加工房机器轰鸣、大米飘香,现场一派忙碌的景象。
去年,诸佛村利用资源优势,化零为整,以村集体的名义从村民手里流转100亩撂荒田,用于种植水稻。同时,为了降低水稻的种植风险,解决晒粮难的问题,诸佛乡积极落实诸佛村建设项目资金,投资兴建粮食烘干项目。
村民在加工大米。 摄影: 冉 立
“以前采用阳光晒稻谷的方法,要3天左右才能进仓,而使用烘炉只需24小时就可以了。现在再也不担心粮食没地儿晒,一方面可以降低种植风险,另一方面还可以带动当地老百姓实现在家门口就业,村民都说这个项目好。”诸佛村党支部书记张红军说。
张红军口中的项目指的是烘干设备的添置。据悉,诸佛村的烘干设备不仅能满足本村的需求,还能帮助附近村烘干稻谷,价格是2角钱一斤,这样又增加了该村的集体经济收入。如今,从种植到加工再到销售,诸佛村的水稻产业已经形成了一条全产业链。
“今年我们村种植了100亩水稻,这也是我们村第二年种植水稻,今年稻谷产量15吨,预计村集体纯收入6万元以上,总的劳务支出3万多元,带动300余人次就业。”张红军说。
目前,诸佛村稻谷是根据订单来加工成大米,现磨的大米更受顾客喜欢,主打的就是一个新鲜好吃。在品种的选择上,村里也是经过多方面考察,根据人们的保健意识,栽种了低糖的“猫牙米”。
据张红军介绍,“猫牙米”外形细长、两端尖尖,形似“猫牙”而得名,且颗粒长,煮出来的米饭清香可口,因其含糖量极低,特别适合糖尿病人食用。蒸煮时吸水性好,作为主食相当于东北大米的口感。
诸佛村的生态环境好,水资源好,种出的大米自然好吃,品质好不愁销。“我们大米的价格每斤在12元左右,都是亲朋好友推荐购买,回头客较多,吃过的都说好吃。”张红军说。
谈及下一步的打算,张红军说,目前已经着手在进行品牌建设和推广,将立足资源优势讲好品牌故事,打造一个品牌、发展一方产业、富裕一方百姓。助力现代农业发展,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相信诸佛村的水稻产业会越来越好,形成辐射效应,带动周边村一起种植水稻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