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时有服务 周周有主题 月月有特色
我县有效提升基层治理法治化效能
重庆彭水网 (记者 谢云芳) 近年来,彭水坚持和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切实把满足群众多元利益诉求作为基层治理的出发点,创建“法家至户”“法治‘童’行”等法治品牌,做到时时有服务、周周有主题、月月有特色,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基层治理和法治服务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全县创建系统化机制,出台《关于组建李继儒式“五老”自治队推动平安建设的工作方案》,创建“法家至户”“法治‘童’行”等服务队,有计划实施、多向发力开展矛盾调解、送法治服务到家等活动,将矛盾化解在基层,提升服务质效。围绕“一报表一清单”,深入基层调研,深入走访群众,不断调整更迭法治服务活动方案,科学制定计划,聚焦老百姓反映强烈的问题,实实在在解决实际问题。
构建立体化阵地,创优法治服务载体,科学抓好固定宣传阵地建设,各乡镇 (街道)发挥平安工作者及当地“五老”、乡贤、楼栋长、网格员、党员等优势,以“五老育新苗”组建“五老自治队”77 支、乡贤评议堂、国学大讲堂等“1+N”宣传力量 1万余人。组建“阿依护苗”、禁毒反诈宣传团快递马路小哥、“满天星”心理咨询室等法治服务品牌,进村入户宣传法治知识、解决法治问题、提供法治服务,扩面成体让群众时时学法、指尖学法,提高普法覆盖面。
同时,我县通过时时有服务、周周有主题、月月有特色开展多元化宣传,提升法治服务效能。以“五老自治队”、网格群为代表的普法平台,深入群众、贴近群众,为群众提供时时服务、在线服务。以《苗乡“法”声》法治广播栏目、“平安彭水进行时”、“法治彭水”栏目为代表的法治宣传阵地,每周聚焦 1个主题以案例法条及法条解析形式推播,通过“村村通”广播将法律法规送到全县各村社、传到群众身边。以“法治‘童’行”直播课、“法家至户”服务队为代表的法治服务品牌每月按研判出来的问题清单,落实法治服务志愿者深入基层开展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