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水首页>新闻频道>乡镇>
§当前位置: 彭水首页>新闻频道>乡镇

敢闯敢干 唯实争先 | 双龙: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发布时间:2023-11-1410:37:16彭水编辑

   重庆彭水网(记者  杨丽媛初冬的风微寒,双龙乡的各个角落却正在热火朝天地忙碌着,赶着去积分超市兑换的村民、在田间地头忙着农活的村民、在院子里闲聊的村民……一张张生动的“生活照”,让双龙乡的乡村振兴图景跃然纸上。

一条条产业路环绕在柑橘种植基地,构成了一幅幅壮美的乡村画卷。 

  近年来,双龙乡强化党建引领,做实惠民有感, 牢牢把握“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各项工作,奋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双龙。

积分制“兑”出文明之风

  近日,在积分超市开放的这天,村民们早早的就进入超市,认真的挑选自己所需的物品,有序地在柜台排队兑换。

  肥皂、卫生纸、洗衣液……琳琅满目的生活用品,在货架上整齐的排列着,工作人员各就各位,等待着村民们的到来。

  “我要兑洗洁精,家里的刚好用完了。”村民焦加秀说,花积分就可以兑到生活用品,还是很开心。”而且在积分制的带动下,我们乡的人居环境越来越好了,大家对环境卫生也更加上心了,邻里关系也愈发和睦了。现在大家对乡里组织的活动都非常积极,都想为宜居双龙建设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据悉,双龙乡的积分评比活动一月开展一次,评选标准涉及人居环境、先锋模范、团结友爱等方面,由村上的工作人员、网格员、居民代表等多群体共同打分评定,小小“积分”逐渐成为凝聚群众、教育群众、引领群众、带动群众的有力抓手和有效路径。

  乡村治理走上正轨,那如何发展乡村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就成了双龙乡亟需解决的问题。

中药材“套”出增收喜悦

  走进双龙乡龟池村4组的果树基地,李子树下,一群群村民正忙着给套种在树下的黄精除草,放眼望去,一垄垄黄精整齐排开,村民们正忙着管护,期待着丰收时刻。

  “我们这一年四季都在基地里务工,土地不闲着,我们也忙碌着,一天收入百八十元,我还是觉得很开心。”村民陈庆梅说,在基地务工,既能挣钱又能照顾家里,比起外出务工,更轻松也更高兴。

  基地从2017年开始做,共有50亩左右的土地,李子和中药材套种,发展林下经济,增加收入。“不能让地空着,就算地里的药材收了,也会再种一茬西瓜。”基地负责人黄中银说,这样全年的收入就得有十多万,也能更好带动周边群众务工增收。

据悉,近年来,双龙乡积极引导群众围绕“一主两辅”发展增收产业。扶持当地村民发展特色种植产业,将中药材套种在果树下,既提升了土地利用率,又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同时,还建成双龙乡产业振兴综合服务中心和产业路、大棚、大米全自动生产线,“稻鱼恋”“九黎橙” 品牌效应持续提升,农村电商发展质效位居全县前列。

“九黎橙”种出幸福未来

  初冬时节,穿行在双龙乡马岭村的橘林间,产业路干净整洁,四周“九黎橙”层层叠叠地堆砌在山林间,洋溢着笑脸的村民们正在树林里管护橘子,为即将到来的大规模丰收做最后的准备,一幅静谧祥和的农村产业图景跃然眼前。

“我们种了300亩‘九黎橙’,已经正式挂果了,预计月底能够采摘,现在正在请工人管护最后一道工序捡烂果,以保证‘九黎橙’的质量。预计年产20万斤,收入60万元左右。”基地负责人杨云伦介绍,马岭村依托当地自然资源优势,采取“合作社+公司+农户”的模式,打造“九黎橙”品牌,壮大村集体经济。

  据悉,如今的“九黎橙”基地,基础设施完善,设有产业路可供小货车进出,有全覆盖的“小火车”,等到丰产季节,工人采摘完毕可直接运送出来。还有全自动灌溉系统、溯源系统……数字农业在双龙乡已悄然成型。

  李子、大米、柑橘、中药材……如今的双龙乡产业丰富,品牌响亮。

解锁了乡村振兴发展“密码”的双龙乡,已不再是山高路远的“穷乡僻壤”,伴随着产业的发展,村民的生产生活已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分享

手机阅读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