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水首页>新闻频道>综合>
§当前位置: 彭水首页>新闻频道>综合

彭水:党建引领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发布时间:2023-11-1510:17:54彭水编辑

重庆彭水网作 者:赵 勇)彭水县域面积390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8万亩,为典型的“九山少水一分田”。辖3个街道、18个镇、18个乡,296个村社区,户籍人口70万人,常住人口52.4万人,城镇化率50.5%。生态、民族、文化是彭水的“三大特色”。生态环境优美,森林覆盖率达60.4%,县城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连年保持在360天以上;民族风情浓郁,有苗族、土家族等32个少数民族,是重庆唯一以苗族为主和全国苗族人口聚居最多的少数民族自治县;文化底蕴深厚,有丰富的苗族文化、盐丹文化、黔中文化、红色文化和乌江文化。

县城概貌。

近年来,彭水紧扣“建设民族地区产城景融合发展示范区、打造重要的生态康养和休闲运动基地、建成具有民族特色的国际知名旅游城市‘三大定位’,建设生态特色宜居城、生态旅游目的地、生态产业发展区、生态文明示范县‘四大目标’,推动经济质量提升、城市形象提升、乡村面貌提升、生活品质提升、人文素质提升、对外影响提升‘六大提升’”的发展思路,切实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奋力谱写新时代新征程现代化新重庆建设的彭水篇章。

念好“精”字诀

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化

近日,彭水首个城市更新项目“汉葭街道鼓楼片区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工程”顺利完成实施方案及规划调整方案现场公示及网络媒体公示,进入项目实施阶段。

建设中的新城。

该项目严格按照产城景融合发展要求及城市规划目标,打造独具风格的乌江画廊景色。项目的实施,能够有效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可直接带动当地旅游、餐饮、交通运输、贸易等行业的发展。

这是彭水加快推进打造全国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的一个缩影。据统计,目前,彭水规划实施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项目121个,一体推进老城提质、新城提速、景城提韵,截至目前已实施项目28个、完成投资21.1亿元。今年前三季度,彭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6.4亿元、增长8.3%,增速居重庆市的区县第1位。

彭水,地处武陵山,独特的地形地貌,形成了独特的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模式。彭水县城由老城、新城、蚩尤九黎城“三城”组成,并通过桥隧连为一体,行走其间,让人能够体验“穿越古今、走向未来”的独特神韵。

近年来,彭水立足“山城”“江城”独特风貌和民族历史文脉以及“老城”“新城”“景城”协同发展定位,念好“精”字诀,以绣花的功夫抓好城市建设与管理。坚持推进老城提质、新城提速、景城提韵,实现城即景、景即城,城景互动、景城融合。

在老城提质方面,重点突出乌江文化,统筹留、改、拆、增,通过减载提质,不断完善老城功能、提升老城形象,展现“城在山中、水在城中、人在景中”的独特魅力。

在新城提速方面,重点突出现代文化,按照每年出让土地1000亩、开建续建房屋100万平方米、新增入住1万人“三个一”目标推进建设,打造现代之城、未来之城、品质之城、魅力之城。

巍巍苗城傲武陵。

在景城提韵方面,蚩尤九黎城的打造继承和延续了苗族历史文化、民俗风情,重现“九黎之城”历史风貌,是彭水最闪亮的城市名片、旅游名片,为彭水城镇化建设注入了新的元素。

打好生态牌

生态高颜值变发展高价值

初冬时节,位于新田镇石龙村的利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红薯加工车间内,料槽、洗薯机、悬泥棒、分离机等机械设备不停运转,对红薯进行清洗、碾碎,最后沉淀为红薯淀粉。

如今,彭水红薯种植面积30万亩,年加工红薯15.8万吨,红薯全产业链年收入达10亿元。

彭水生态环境优美,有摩围山、七跃山等生态山系和乌江、郁江等生态水系,森林覆盖率达60.4%,乌江、郁江水质稳定保持Ⅱ类及以上,县城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连年保持在360天以上。

如何让生态高颜值,转化为发展高价值,彭水坚持念好“活”字诀,切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充分挖掘自然资源优势,聚焦清洁能源、健康食品、特色轻工、民族医药、战略性新兴、特色矿产深加工六大产业,让生态“高颜值”转化为发展“高价值”。

山桐子喜获丰收。

在生态农业提质增效方面,彭水做强红薯“一主”产业,做大中药材、畜牧“两辅”产业,做优烤烟、茶叶传统产业,红薯全产业链产值8亿元,在地中药材10万亩,畜牧业产值12.8亿元,收购烟叶16.3万担,茶叶面积5万亩,培育龙头企业30余家、农产品加工主体340余家。

在生态工业提级扩能方面,彭水实施生态工业“产值倍增计划”,加快建设风光水储气一体化清洁能源基地,大力发展以一罐水、一袋粉、一盒饼、一听饮、一桌菜、一杯茶、一瓶蜜、一桶油等“八个一”健康食品产业,开工华润电力、重庆能投2个风电项目,工业园区共入驻企业46家,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3家。

在生态旅游业提档升级方面,彭水推动文旅、农旅、城旅融合发展,持续做好苗食、苗绣、苗艺、苗歌、苗舞、苗医、苗药、苗寨、苗城“九苗”和食养、药养、康养“三养”文章,累计创建阿依河1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3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4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和摩围山1个市级旅游度假区,带动3万农民吃上“旅游饭”。

抓好招商引资

为经济增长“引活水”

眼下,彭水漫山遍野的火棘果也逐渐进入采摘期,地处彭水工业园区的重庆火吉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也日渐忙碌。

“火棘果具有药用价值和商业潜质,加上彭水良好的营商环境,促使我们在彭水建厂,打造纯野生火棘果果汁饮料。”重庆火吉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公司能够快速完成手续投入生产并不断发展壮大,得益于彭水不断出台的相关优惠政策和各部门的关心支持。

猕猴桃挂满枝头。

市场经济条件下,环境是“气候”,资金是“候鸟”。营商环境好不好,直接决定着市场要素能否集聚,企业发展是否强劲。对于彭水而言,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形成筑巢引凤、近悦远来的良好氛围,是坚守“招商为要,环境是金”的重要抓手。

今年,彭水还在北上广成渝5个重点城市和地区策划举办了10次专场推介活动;拜访考察了100家以上大型央企、国企、上市公司、行业龙头和优质独角兽企业;邀请1000家重点产业链上的优质企业来彭考察,千方百计引进落地一批高质量项目。

从今年来看,彭水招商引资成效明显,组建生态特色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现代服务业、新型城镇化、基础设施及清洁能源6个招商集团,在北京、上海、广东、四川设立招商窗口和产品营销中心,依托广州南沙国际邮轮母港打造世界苗乡生态民族文化旅游(亚太)展示中心,借力巴星集团、泰国粤商商会等打通东南亚市场,1—9月招商项目69个,落地项目46个,到位资金14.4亿元。

充满动感的县城。

彭水通过落实“放”的举措,增强市场活力,推行行政审批“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机制。强化“管”的力度,维护市场秩序,对诚信守法企业“无事不扰”、对违法失信企业“无处不在”、对扰乱市场秩序的违法行为“利剑高悬”。增强“服”的效果,优化政务环境,通过成立工作专班,为企业开展“一站式”保姆服务,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分享

手机阅读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