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就在身边 | 驻村第一书记杨聪:群众心中的“自家人”
重庆彭水网 (记者 李绍标 谢云芳)“现在的工程进度如何?”“一定要保证工程质量!”

杨聪(中)查看施工进展情况。
12月4日,太原镇区阳村驻村第一书记杨聪在田园综合体B区工程项目建设现场,一边查看施工进展情况,一边与施工负责人交流工程建设中要注意的细节。
杨聪,今年35岁,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重庆彭水支行二级支行长,担任乡村振兴驻村第一书记后,迅速展开全面调研走访,了解村情民意,团结村支两委及广大群众,深入开展乡村治理,助力乡村产业发展。通过研学带乡旅、农文旅融合战略,以“研学旅游”为主,融入“村晚”“村运会”等民间艺术形式,助力村集体经济收入50余万元,带动村民500余人就业创业;打造“小杨驻村”抖音号,广泛宣传当地人文风情的同时,畅通当地土蜂蜜、猕猴桃等农产品销售渠道,帮助近30户村民增收。
谈得拢走得近群众心中的“自家人”
驻村两年多来,杨聪真正做到心中装着群众,用心为群众服务,与村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每周到太原镇办事时,他都会提前联系告知当地村民,用自己的车将需要赶集办事的村民甚至是邻村村民带到镇上,待大家办完事后又一同送回村中,至今仍然坚持。久而久之,不光其所在的区阳村,就连整个太原镇都知道太原有个杨书记,人很好。
群众的工作既复杂又繁重,有不理解、不支持的群众在所难免,但杨聪始终站在群众的视角看待问题,一有时间就到村民家走访,对全村每家每户的情况了然于心。每次走访时,大家都会主动邀请他到家里坐坐,聊聊天、喝喝茶。
杨聪一直坚信帮扶要用心,在一次走访中认识了同村一个小女孩,懂事程度远超其年龄,经详细了解得知小女孩一岁时母亲便离家出走,至今失联,父亲也从不管家里,小女孩与70岁的奶奶相依为命,家庭情况非常具体,特别是情感照顾非常欠缺。杨聪了解情况后,改变传统的帮扶模式,将小女孩认作干女儿,给她买新衣服,带她逛游乐场,每周到小女孩家为小女孩做好吃的。用小女孩的话说,干爸爸比亲爸爸还亲。
推动文旅融合乡村旅游业如火如荼
两年多来,杨聪带领区阳村以文旅融合为突破口,让区阳村乡村旅游业实现从零到一,目前已成为彭水重点打造村社。
刚上任时,杨聪便通过3个月的走访对区阳村的文化底蕴和资源禀赋等进行全面了解,并邀请专家团队对乡村振兴进行设计指导,依托区阳大米品牌效应,重点打造“五彩田园”,以“研学旅游”为切入点,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自2023年4月“稻香童年”田园综合体研学基地投入运营以来,仅此项目带动当地500户村民户均增收1000元。
目前,区阳村秉持“农文旅融合”的发展思路,重点打造“鱼米之乡”产业名片,五彩田园成为当地乡村旅游的核心景点。除五彩田园外,区阳村还有泉水鱼都、采摘园、宴溪沟等多处景点,同时乡村旅游接待中心、游客集散广场、民宿等配套设施也正在建设中。
除了开发新景点,杨聪还带领当地村民整治旧环境,为全村119户居民统一修建院坝围栏、花台和房屋外立面,并实行环境卫生分区分段管理、房前屋后包干制,每天为每户的卫生情况打分,相应积分可在商店兑换商品,由村民自发维持村内环境美观整洁。
区阳村1组村民赖学贵表示,整治行动开始后,赏心悦目的居住环境使得自家农家乐生意也更红火了。
打造新媒体平台拓展农副产品销售渠道
驻村后,杨聪在抖音平台注册了“小杨驻村”账号,发布村里举行的各种活动、群众会、日常走访等内容。利用短视频、直播等方式,让在外务工的本村村民看到驻村干部如何开展工作的同时,广泛宣传当地的自然风光。目前,“小杨驻村”有万余粉丝,累计点赞量9万,视频播放量最高达10万以上。
“小杨驻村”为村民们带来了农副产品的新销路,也为区阳村带来了游客。杨聪经常看到村民背着土蜂蜜、野生猕猴桃等“山货”去场镇卖,山路崎岖,销售量也无法保证,杨聪便借助朋友圈、抖音等平台为他们畅通销售渠道,有人下单后杨聪便开车去村民家帮着拉到城里送货,卖出去多少钱全部交给村民。截至目前,通过抖音自媒体帮助近30户村民销售土蜂蜜、猕猴桃等山货。
为进一步提高区阳乡村旅游知名度,杨聪还邀请自媒体达人来拍摄宣传。一时间,区阳村成了网红打卡地,五彩稻田吸引游客走进田园,闻稻香、听蛙鸣、戏碧水……
“用心为村民办实事,用情为群众谋福利。”这是杨聪主动申请延长驻村任期时的初心。如今,杨聪用实际行动真正做到了把实事办到村民心坎上,也成了赢得群众拥护、支持和爱戴的好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