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水首页>新闻频道>部门>
§当前位置: 彭水首页>新闻频道>部门

用阅读赋能成长 让书香浸润校园

发布时间:2023-12-0816:36:41彭水值班

核心提示

阅读伴成长,书香润童心。近日,一场关于儿童阅读的讲座在森林希望小学拉开帷幕。来自全县幼儿园、中小学的150余名教师聚在一起,聆听交流。

讲座由公益组织担当者行动橡果书院院长,南明教育及全人之美课程联合创始人魏智渊以“儿童阅读的框架与逻辑”为主题,分享自己多年来作为阅读研究者的一些心得感悟,特别提出儿童阅读的底层逻辑是:孩子阅读时,大脑、精神、心灵会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阅读?阅读带给孩子什么?生命的每个阶段,孩子应该怎么读?

近年来,为推进彭水教育系统书香校园建设,提升全县师生阅读能力,激活全县师生阅读基因,进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实现改变自我、改变学校、影响家庭、辐射社区,让阅读习惯在彭水养成,让书香在彭水弥漫,全县各学校把开展读书活动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引导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

阅读环境

筑牢书香校园“底子”

迎着冬日暖阳,步入彭水第五小学校园,学子沉浸书海,书声琅琅。楼梯间、教室口、小书架、转角时光,从大到小,从点到面,在校园某一角畅游“图书海洋”,在“转角时光”中悦见书香少年……这些看得见或看不见的每一个阅读瞬间,串联起书香校园建设的点点滴滴。

在彭水第三小学楼角书吧,书架整齐排列,架上书籍琳琅满目,寸寸书台,阵阵书香,优质课外图书散发着书卷气息向师生们招手,孩子们的阅读兴趣也在书香的浸润中更发浓郁。

书香校园的建设离不开氛围的营造,环境氛围在一定程度上不仅是一种教育资源,也是一种教育方式。文化墙、班级展示墙是校园阅读的有益补充,进一步拓宽了校园阅读的空间。

为了发挥墙壁的“说话”作用,各学校利用在教学楼墙上张贴“读书点亮心灵 书香润泽人生”等相关内容,激发师生内心的阅读欲望;在楼梯间墙体上写下“让书香溢满校园 让阅读成为习惯”标语,提醒师生阅读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激发大家的阅读兴趣。

为了让阅读如蒲公英种子般飞进每一所学校,彭水在阅读推广上深耕着地、持续努力。担当者行动教育机构在彭水建设的450个班级图书角,更是成为了学生课外阅读、学习交流的又一绝佳场所,使得阅读精品供给更加丰富、阅读活动推进更加有效、阅读保障机制更加健全。如今,走进各个学校教室,书法绘画作品、手抄报、班规班训等将墙壁装扮得五彩缤纷,图书角整齐地摆放着经典图书,校园飘溢着浓浓的书香气息。

阅读活动

搭建书香校园“梯子”

一所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

读书活动要走向深入,除了形式多样的课外阅读,还要将阅读融入学科课堂,开展高质量的深入阅读。近几年,全县各学校积极响应贯彻《重庆市中小学生阅读能力提升行动计划》和彭水“一小时阅读”要求,以“阅读课程化”保障学生在学校课内阅读时间,以阅读活动为学生展示阅读风采提供交流平台,以建设“书香家庭”项目构建家校联合的阅读促进模式。

自2016年开始,隆鑫希望小学开始倡导阅读浸润校园,悦读点亮人生,创建以阅读为特色的花园式学校。学校开设晨诵、午读和阅读课,将阅读课程化,并积极探索阅读课后延伸,用阅读测试、阅读小报、读书节、亲子共读等形式,全力推动全民阅读,广泛阅读。

今天的隆鑫希望小学,以扎实的全书阅读方式构建了学校师资发展的新路径,以“读写绘、整本书阅”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养成阅读良好习惯,锻炼其阅读意志,培养其阅读技能,并通过家长会方式掀起亲子阅读的浪潮。

除此之外,重庆市树人教育研究院、广东担当者行动教育机构、县图书馆、县新华书店等结成阅读友好共建机构,共同举办、组织了相关的阅读活动。优秀的本土阅读师资走进县城各大书店,开展绘本阅读推广活动。

无论是课内还是假期,校园阅读活动依旧不断档,阅读服务从校内走到校外全面开花,有力地助推了“书香校园”的建设。

阅读教育

充实书香校园“里子”

阅读是教育的基础,阅读力决定学习力。

当“晨诵”“午读”“群文教学”为主要活动的儿童阅读课程主导着每天学生学习生活时,朗朗书声便回到了校园,当老师和学生课余闲暇时,自觉捧起一本本书时,读书人、教书人的身份便回到了老师和学生身上。

众多活动如萤火般汇聚,奏响书香协奏曲,也为彭水探索阅读教育“新路子”夯实基础。

何为阅读教育?阅读教育远比单纯的“阅读”复杂,其不仅是阅读教学,也不仅是语文教育的简单延伸,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语言构建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的阅读教育,它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任务,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努力。

几年耕耘,彭水的小学不仅外观具备了书香校园的面貌,课程和师生精神都彰显出书香特色。大面积的阅读氛围中,涌现出特别有特色的几所学校,各有侧重各有优点,隆鑫希望小学的全阅读课程、彭一小的群文阅读、彭三小的主题阅读、森林希望小学的绘本阅读等,都成为县内小语教师津津乐道、热烈学习的典范。

(本报记者 任 会)

分享

手机阅读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