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水首页>新闻频道>文化>
§当前位置: 彭水首页>新闻频道>文化

我与彭水有缘

发布时间:2023-12-1109:30:07彭水编辑

重庆彭水网  来到阿依河,穿上救生衣后,顿感强壮,随众登上竹筏排排坐。筏上立着披红挂银的美丽苗家导游姑娘,一步三响。导游姑娘说,苗家女喜欢佩挂银器,吃穿不愁。我坐的后排,方便拍照,身后是两位手持长桨的彪悍苗家阿哥,挥桨拨水,竹筏缓缓前行。

阿依河水绿得醉人。

导游姑娘讲说这山这水,讲说山壁上的人兽图案,奇也不奇,不过是人们的编说,得一乐。奇的是,筏至深处,突闻天籁之音,一只小小竹筏从河湾里缓缓驶出,一位披红挂银的苗家女在竹筏上对了划筏的阿哥挥浆放歌。挨临我们的那只竹筏上的年轻划筏阿哥就尖了喉咙回唱,两岸碧翠伴奏。那划筏女离我们近而非近,诙谐歌唱回应,引得我等看彭水的作家们击掌笑。就听得身后两个划筏的彪悍阿哥粗声回唱,没听清是帮那年轻阿哥还是逗那划筏女。导游姑娘启齿笑了,轻舒柔臂放歌,歌声悠扬,引了我等也都放歌。

原生态山水,原生态民歌!妙不可言,忧烦尽皆一空。

阿依河迎了乌江去,一头扎进乌江的怀抱,融入其滚滚绿波。如画的游船载我们观赏如画的乌江,一路是景,满目生辉。

不由想起我的首次乌江行。

那时候的乌江主要是作为航道而非观景的。

千里乌江险滩密布,礁石横陈,仅彭水县境内每1公里就有一处险滩。曾有人感叹:“沿流如着翅,不敢问归桡。”有诗人用“峡涨千山雪”形容乌江险滩之多。乌江航道后面进行了整治,并开凿了木船纤道。贩运盐巴、花纱布匹、煤炭、铁矿石、山货,木船就多起来。木船最开始是“蛇船”,之后有了“舵船”,再之后,有了轮船。

当年,我是重庆的一名医生,跟随院长到彭水县医院帮扶。从重庆到涪陵县城住宿,凌晨起床登船。是一艘冒黑烟的小轮船,突突逆水上行,遇到险滩时,得靠人工搅滩。那之后,我们医院与彭水县医院开展了医疗联合,我到彭水的次数就多了,有首民谣记忆犹新:“彭水一大怪,姑娘睡门外,乌江做枕头,蓝天做铺盖。”形容这依山傍水的县城之美。

此次作家看彭水,收益良多。座谈会上,一位外地作家说,他咳嗽不止而来,到彭水后不咳嗽了,大家都拍手笑;我是吃着感冒药来的,来后忘了吃药,感冒也没了。这也许是病本就该好了的巧合,不过,另一位作家说得好,这里出门见绿,满目青葱,空气清新,是有利于健康的。

因有他事,我没能赶上参加彭水举办的“蚩尤祭祀大典”,从作家群里看见了照片,确实蔚为壮观。好遗憾,不过有遗憾就有念想,我会再来彭水。

(作者:王雨)

分享
相关新闻>>

岁月之河缓缓流淌

手机阅读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