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水守艺人 | 一览锣鼓魅力 传承璀璨非遗
重庆彭水网 (首席记者 赵勇 作者 冉江陵)锣鼓喧天庆元旦,钹铙动地迎新春。12月12日,我县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彭水耍锣鼓》技能竞赛在两江广场举行。

本届技能竞赛由县委、县人民政府主办,县委宣传部、县文化和旅游委、绍庆街道承办,县文化馆、县文化生态保护建设管理中心具体执行。

当天,来自绍庆街道、郁山镇、桑柘镇、梅子垭镇、鹿角镇、桐楼乡、诸佛乡、善感乡等39个乡镇(街道)的队伍同台竞技,各个参赛选手身着盛装,激情昂扬,锣鼓争锋,展现彭水人民的文化自信,展现非遗文化的时代风采。

节目《凤凰头》拉开比赛的序幕,《点水雀》《燕鼻子》《双飘带》《闹长沙》《和善园》等极具风格特色的曲目轮番上演。两个小朋友带来的节目《拖板鼓》更是将比赛推向了高潮,赢得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整场比赛精彩不断,为现场观众献上了一场气势恢宏、酣畅淋漓的鼓乐文化盛宴,也让更多人感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彭水耍锣鼓》无穷的魅力。经过激烈角逐,比赛评选出金奖8名,银奖10名,铜奖21名。

普子镇代表队队员王皓是这次年龄最小的参赛者,今年12岁的他已经学习耍锣鼓6年,这次也获得了金奖,他告诉记者:“之所以学打锣鼓,主要是因为耍锣鼓是彭水的特色,小时候就跟着我爷爷那一辈学习,我自己也非常喜欢。以后我会继续坚持,努力把耍锣鼓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继续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据了解,锣鼓是彭水传统民俗中最为重要的乐器之一,凝聚着人民群众的独特智慧与文化精髓,已然成为我县的一张文化名片,是传承弘扬我县优秀民族民间文化的载体。
彭水文化生态保护中心负责人刘淇境介绍:“举办这次耍锣鼓技能竞赛活动,主要是为了全面推进渝东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真正达到民众受益的目的。同时,营造全民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浓厚氛围,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弘扬传统文化,赓续中华文脉,一览锣鼓魅力,传承璀璨非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