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塘乡新农人王在位:返乡创业 致富有“鹿”
寒冬时节,走进位于芦塘乡乐园村的梅花鹿养殖基地,鹿舍干净整洁,梅花鹿跳脱可爱,基地负责人王在位正在和工人一起忙着投喂梅花鹿。
寒冬时节,走进位于芦塘乡乐园村的梅花鹿养殖基地,鹿舍干净整洁,梅花鹿跳脱可爱,基地负责人王在位正在和工人一起忙着投喂梅花鹿。
“市面上养殖的梅花鹿还比较稀少,市场也比较稳定。梅花鹿浑身都是宝,鹿茸能按克卖,鹿茸血、鹿胎、鹿鞭等产品也具有药用价值。”这是王在位最初的想法。
今年41岁的王在位,在外从事建筑行业多年。2021年,机缘巧合下,王在位认识了一位养殖梅花鹿的朋友,了解到养梅花鹿的经济效益比较好,他便萌生了回乡创业的念头,于是他花了一整年的时间边务工边学习梅花鹿养殖技术。
说干就干。2022年,学习了一身养殖技术的王在位回到家乡,在芦塘乡政府的政策介绍和用地、手续办理等方面的支持下,引进了18头梅花鹿在家里进行试养,开启了他的创业之路。
钻研学习、请教专家、不断探索……通过两年多的摸索,王在位对梅花鹿的习性越来越熟悉,养殖、割鹿茸、繁育各个环节的技术都了如指掌,他也从梅花鹿养殖的“门外汉”变成了行家里手。
据王在位介绍,养殖梅花鹿的收入主要靠割锯鹿茸和繁殖产崽,公梅花鹿头上长出的角就是鹿茸,一般长到2岁后就可以割锯鹿茸。一头成年公鹿每年能收取4斤多的鹿茸,按市场价每斤可以卖到2000至3000元。而母鹿只用于繁育,一般从出生后16个月以后即可配种繁育,每年可以产崽一次,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目前,养殖基地共有31头梅花鹿,随着基地规模越来越大,也给周边农户带来了增收新渠道。王在位说:“养殖基地通过在当地收购玉米秸秆加工成饲料,一方面能缩减成本,另一方面将玉米秸秆变废为宝,增加了农户收入。”同时,基地还聘用了当地9名村民长期务工,主要负责管理、喂养、清扫鹿舍等工作,让他们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接下来,我们将完善养殖场设施,发展规模化养殖,搭建“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带动更多的村民参与到梅花鹿养殖中。同时,要发挥梅花鹿的观赏价值,利用好本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发展好观光农业。”提及未来,王在位信心十足。
作 者:谢云芳 张露明
编 辑:聂绍杨
责 编:黄智宇
总值班:杨元忠
总编辑:温江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