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面“提” 现场“议” 共同“商”
彭水:“渝事好商量·彭事协商办”有呼又有应
重庆彭水网(记者 赵琴)“好恼火哟,我们回家的路被污水淹了,出门都无从下脚,麻烦你们想想办法!”近日,汉葭街道沙沱社区的居民张伟向前来调研的县政协委员们诉苦。
随即,彭水政协第一片区委员工作室联同县住房城乡建委、县乡村振兴局、汉葭街道、沙沱社区等有关负责人和群众代表,召开“渝事好商量·彭事协商办”协商会,共同商议解决污水管网整治问题。经过商议,相关责任部门提出施工方案,将断头管网全面接入市政排污主管网,彻底解决居民生活污水排放后顾之忧。
这是县政协创新开展“渝事好商量·彭事协商办”协商工作,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缩影。
近年来,县政协聚焦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深入开展“渝事好商量·彭事协商办”协商活动,通过构建“平台在一线搭建、民意在一线汇聚、活动在一线开展、问题在一线解决、共识在一线凝聚”的工作格局,聚焦全县重点项目建设、民生实事落实、产业基地提档升级、旅游发展赋能乡村振兴等,组织开展协商议事,助力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为发挥好“渝事好商量·彭事协商办”平台的最大效果,县政协编制了协商流程图和确定协商议题流程图,实现工作环节与流程“无缝对接”,在全县授牌成立了县政协片区委员工作室3个、界别委员工作室3个、专项工作委员工作室1个,将7个片区委员协商议事厅作为固定协商平台,结合协商情况,建立了“N个流动”协商议事厅,形成“固定+流动”的一线协商平台。在议事过程中,本着“属地、属事、就近、关联”原则,将“平台”移动到村落、村居、景区、企业、车间、院坝等,围绕实际问题,做好“商前”调研,找准“研商”意见,深入一线组织协商,化解群众“急难愁盼”和纾解民生及发展问题。同时,在“研商”达成初步意见基础上,汇聚政协力量智慧,当面“提”、现场“议”、共同“商”实现建言资政与凝聚共识双向发力,让协商更具质效。
据统计,2023年,“渝事好商量·彭事协商办”共组织开展了19场次协商议事活动,转化社情民意信息30余件,解决事关发展和群众愁盼等问题70余项,实现了“矛盾在商量中化解,人心在商量中凝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