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田镇马峰社区
生态大棚成壮大村集体经济“金钥匙”
重庆彭水网(本报记者 冉江陵)眼下,正值春耕春播的关键时期。走进新田镇马峰社区蔬菜基地,记者看到,一个个崭新的生态大棚渐次铺开,成为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工人们穿梭在大棚里管护辣椒苗,为辣椒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近年来,新田镇马峰社区积极探索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立足多年种植蔬菜的优势,因地制宜,有效整合闲散资源,重新规划村上闲散土地,发展现代农业生态大棚,以此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壮大集体经济,为村级发展赋能添力。
“随着各乡镇蔬菜大棚产业的蓬勃发展,我们社区的蔬菜已经不具备地理和气候优势,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让蔬菜错峰上市,顺利抢占市场。”马峰社区党支部书记李明琴说。
对此,马峰社区成立综合合作社,流转村民50亩土地资源,新建现代农业生态大棚36个,采取“统分结合”运行模式,合作社统一规划、统一修建大棚基础设施,农户分包租赁经营,推进蔬菜产业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实现多方共赢。
李明琴告诉记者:“将设施完备的大棚租赁给农户,既减轻了农户设施农业的投资负担,又实实在在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除去租赁的费用和种植的成本,大棚还可为农户带来可观收入。”
目前,36个大棚已经由社区5户农户全部租赁完毕,村民庹建梅就是其中一户,她今年共租了6个大棚,目前主要种植了二荆条和菜海椒两个辣椒品种。
“从上个月月底开始,我们请了5个工人在基地种植辣椒,主要品种为菜海椒和二荆条,目前已经全部栽种完毕,后面还将陆续栽种黄瓜、茄子、南瓜等蔬菜。”庹建梅对大棚非常满意,她介绍,租村里的大棚,灌溉、交通等方面都很方便,大棚种植出来的蔬菜也能够提早上市。
生态大棚辐射带动周边村民发展蔬菜产业的同时,也进一步解决了当地群众就业问题,带动村民务工增收。
“我没事的时候就在大棚里务工,主要负责栽种、管护辣椒苗。100块一天,一个月还是能够收入1000多块,零花钱足够了。”马峰社区5组村民周兴珍说。
接下来,马峰社区将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拓宽集体经济创收渠道,做足“大棚经济”文章,从技术、储存、销售等方面想法子,为大棚种植提供全方位保障服务,着力培育村级特色产业发展新路子,激发集体经济发展“源动力”,打造农民持续增收“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