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妇幼保健院马琴
为妇女健康保驾护航
重庆彭水网(本报记者 冉江陵)“彭水自治县岗位学雷锋标兵”称号获得者马琴,41岁,汉族,彭水妇幼保健院主治医师。2005年6月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先后从事儿科、妇产科等妇女儿童保健工作。从业19年来,马琴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妇产工作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工作中的马琴。
全心全意热情服务患者
“医生,最近感觉胎动频繁,这种有问题没有?”
“等会先去做个胎心监测,平时早中晚你都要注意观察胎动,碰到异常情况要及时来就医。”
4月1日,记者见到马琴时,她正在妇产科门诊坐诊。只见门诊室外患者排着长队,她耐心地解答每个患者的疑问,有条不紊地处理病情,一个接着一个。
记者了解到,马琴现在所在的科室为妇产科门诊,主要负责妇科、产科的相关工作,门诊的工作量每天在50-60个病人。
作为一名妇产科门诊医生,马琴认真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始终把患者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对待每一位病人,她都能做到认认真真检查、详详细细解说、兢兢业业施诊,不管工作多忙多累都坚持详细查看每一位病人病历,掌握病人的病情变化。
当遇到患者家属不理解时,马琴不厌其烦地耐心做好解释工作。如果遇到远道而来的患者,她还会跟相关科室沟通联系,尽量当天做完检查,明确诊断,给予及时治疗。
马琴用无私的奉献与精湛的医术赢得了患者的支持与尊重。市民周凡义平时都在县妇幼保健院产检,她告诉记者:“马医生对工作认真、负责,平时我们来产检问她问题总是耐心解答,她是个非常好的医生。”
兢兢业业致力两癌筛查
在鞍子镇卫生院,病房内围满了前来做“两癌”筛查的妇女。
“大家排好队,一个一个来,有什么问题直接跟医生说。”一大早,马琴和同事就开始了筛查工作,填表、检查、解答……
多年来,除了做好妇产科门诊工作之外,马琴还在农村妇女宫颈癌、乳腺癌“两癌”筛查工作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记者了解到,彭水妇幼保健院每月与各乡镇对接,明确好时间后,马琴就与同事到各个乡镇卫生院为妇女免费做“两癌”筛查,平均一个月5-6次,多的时候10余次。
“部分农村妇女对自己的身体不重视,出现问题了也不及时就医,同时对宫颈癌、乳腺癌方面的知识也不是很了解,我们就想通过微薄的力量,提升农村妇女‘两癌’救治水平。”马琴说。
平时,对个别困难的妇女,马琴还经常无私的帮助她们,细心、耐心地为她们解答问题,帮助她们在有限的医疗条件下获得更多的医学常识,提高农村妇女预防和及时发现一些妇科疾病的认识。
马琴说:“我深知,医生的职责不仅仅是治疗疾病,更是要关爱患者,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因此,在日常工作中,我始终关注患者的需求,倾听她们的心声,尽我所能为她们提供帮助。”
多年来,马琴凭借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工作,先后荣获“先进个人”“优秀医师”称号。其中2017年参加“5.12”护士节成人心肺复苏技能比赛荣获“三等奖”;2022年,在“三基三严”大比武中荣获“一等奖”;2023年,全国卫生健康系统职业技能竞赛彭水赛区妇幼健康竞赛中荣获“宫颈癌防治”项目“一等奖”。
加强学习提升专业水平
“作为一名医生,只有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才能赢得患者的信任。”马琴是这样认为的,她也是这样做的。
在工作中,马琴加强学习,苦练过硬的基本功,掌握专业基本理论、基本操作、基本技能;积极探索,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疗法,了解妇产科疾病发展的新动态,积累新经验。
“每月我都按时参加医院和科室的业务培训,也定期到市上培训‘两癌’筛查、孕产妇等业务知识。”马琴说,平时她也通过书本和网络自学,不断地提升专业技术水平。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加上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马琴成了医院的业务骨干,得到了患者的赞誉、同事的好评。
妇产科门诊主管护师李娜这样评价马琴:“马医生在工作中兢兢业业,一切以病人为中心,对待病人有爱心、有耐心;在生活中她也非常乐于助人,团结同事,与我们相处非常融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此次荣获“彭水自治县岗位学雷锋标兵”称号,马琴表示,她感到非常荣幸,也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她将继续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加精湛的医疗服务。
“我也将积极传承雷锋精神,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践行雷锋精神,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马琴这样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