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水首页>新闻频道>综合>
§当前位置: 彭水首页>新闻频道>综合

实干奋进争先进位 全力推动二季度工作全面加速整体跃升——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和部门一把手例会发言摘登

发布时间:2024-04-3011:40:54彭水杨静

核心提示

4月28日,全县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和部门一把手2024年第二次季度例会召开。会议通报今年一季度全县主要经济指标情况,县发展改革委、县财政局、县农业农村委、汉葭街道、靛水街道、桑柘镇、连湖镇、太原镇作现场发言。以下是发言摘登。

全力以赴促发展笃行实干惠民生

奋勇争先推动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县委常委、靛水街道党工委书记王露波

靛水街道立足县委“三四六”发展思路,聚焦“9523”具体举措。在一季度赛马比拼中“经济报表”“民生报表”各项指标均为A档、位居全县前列。

坚持党建统领,汇聚比学赶超强大合力。始终坚持第一议题制度,着力健全抓党建带全局工作体系,用好用活党建统领“885”工作机制,紧盯重点问题和薄弱环节。进一步强化党建引领提升基层治理,用好“141”基层智治体系。

紧扣民生实事,提升为民服务工作质效。建立“一般问题科室速办、复杂问题分管促办、重大问题‘一把手’督办”工作机制,形成“接、办、督、访”全程闭环。持续筑牢饮水安全堤坝,有力有序推进新城水厂管网安装工程等水利工程建设。

补齐短板弱项,激活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壮大集体经济,竭力推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成功实现桂花村251亩耕地挂网交易。引进农业龙头企业,着力打造一批产业带动型集体经济。紧扣产业增收,在“菜篮子和肉盘子”上做文章,全力推广优质红薯种植,积极探索推行粮药、烟薯套种和粮菜、烟菜轮作等新模式。

稳进增效促发展除险固安防风险

全力提升县域财政管理效能

县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小刚

县财政局坚持促发展与防风险两手抓、两手硬、两促进。一季度,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6.4亿元、增长34.2%;税收收入3.7亿元、增长38.9%。

聚焦收入征管,凝聚稳增收合力。注重税源培育,加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税源动态监管,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注重协税护税,严格乡镇财政体制结算,逗硬非税征管激励奖补。注重挖潜增收,开展重点行业欠缴税费清理、非煤矿山等薄弱环节治理,清理各类欠税。

强化政府债务限额管理,政府债券本息全额纳入预算,制定隐性债务分类化解方案。季末,政府综合债务率低于年度管控目标15个百分点。

聚焦资产盘活,挖掘促发展潜力。按照“三个一批”盘活要求,制定分类盘活方案,加大资产资源、特许经营权等处置变现力度,全力推动国有资产盘活工作。盘活土地房屋资产、砂石资源,提前完成全年任务;房屋土地资产核算入账171宗,完成符合确权登记条件房屋土地资产登记5宗。

双管齐下双轮驱动

努力建成彭水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

汉葭街道党工委书记张军

汉葭街道加快实施老城减载提质和乡村全面振兴“双轮驱动”,加速建成彭水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

努力打造创新驱动之“葭”。成功打造红岩先锋变革型组织、居民议事平台。探索实施新时代文明实践“全端服务”,开创社区治理新路径。深化拓展“枫桥经验”彭水实践,以“管得宽”换得辖区“百姓安”。改建“三通”公共服务大厅,开设26个服务窗口。建成并投用街道人才公寓,高质量融合共建民兵活动室、退役军人之家和职工之家,设立网格员和志愿服务驿站。

努力打造宜居幸福之“葭”。彻底解决城市边角地、闲置地脏乱差问题。升级天津路红色文化历史故事街区,打造承载彭水人历史记忆的城市会客厅。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消除6个老旧小区消防安全隐患。深入推进“党建扎桩·治理结网”,加快构建“141”基层智治体系。

努力打造巴渝和美之“葭”。“点”上有示范,打造网红打卡地,培育特色品牌。“线”上有特色,以城带乡,初步形成融合发展环线。“面”上有成果,培育小微企业87家、农村电商主体30家。

锻造新时代“田坎干部”

走好高质量发展新路

连湖镇党委书记冉宗兵

连湖镇以锻造新时代“田坎干部”为抓手,践行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聚合力、强动能,走好高质量发展新路。

能力作风进田坎淬炼,畅通干群连心路。组建了7支“田坎干部”工作小组,对服务内容进行细化明晰,并量化具体职责、制作流程图、建立积分考核机制,促进干部提升做好新时代群众工作的能力。

疑难矛盾进田坎解决,打通治理舒心路。通过“田坎干部”工作小组,全面完成7个村(社区)人、房、地、事及相关民情信息的摸排、梳理、更新,及时破解突出问题。建立了7间“老板凳谈心室”,念好“心情助理法效”六字真经。

发展举措进田坎落实,疏通发展信心路。成立2家劳务公司和农业公司,面向周边乡镇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和工程建筑服务。注册“连香湖畔”商标,打造连湖鱼、连湖兔、连湖南瓜花及系列土特产品。流转土地1200亩,实行蜜本南瓜、辣椒、青菜头两季轮作,建设13个高位池发展生态鱼养殖。以苗乡文化为核,以彩绘、楹联、词赋为形,完成集镇公路沿线“九苗”文化墙建设,打造彭水形象窗口。

凝心聚力促发展砥砺奋进显担当

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

县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杨祥奎

今年以来,县发展改革委着力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一季度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1%。

围绕规划计划抓统筹。科学制定并推动实施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常态化开展规划实施监测评估,抓好与年度计划、重大项目实施的有机衔接。

围绕经济运行抓调度。优化完善经济监测指标,定期研究解决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推动全县经济发展持续稳定向好。

围绕重点项目抓投资。围绕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新增储备达可研深度项目52个。积极围绕县委明确的推进机制,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9.1%。

围绕重点难点抓改革。落实“三攻坚一盘活”改革突破,牵头推进园区开发区改革,建立定期调度机制,园区开发区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完成率20.05%。加强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监管,完成公开招标项目13个。

围绕社会民生抓保障。扎实推进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工作,建设搬迁群众急需的基础设施项目9个,目前已完工项目5个。统筹抓好18项民生实事,努力推动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互促共进。

稳住基本盘提升竞争力

加快推进农业增效努力实现农民增收

县委农业农村工委书记、县农业农村委主任李育奎

县农业农村委全力抓好春季农业生产,着力保障“米袋子”“菜篮子”产品供给。

落实责任守底线,全力做好稳产保供。稳住“米袋子”。全县分解落实粮食播种面积120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1.5万亩,油料作物种植面积30万亩;完成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种子采购,完成种植示范150亩。丰富“菜篮子”。稳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全县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外业调查采样结束,13支采样队完成对全县2287个表层样点外业调查采样。

狠抓项目促发展,推动产业提质增效。持续推进红薯、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加快政策项目落地。同时,强化招商引资。生态特色农业招商集团引进落地薯之味红薯深加工、辣椒产品初加工及深加工等项目。

改革创新增动力,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进一步拓展村集体经济增收渠道。一季度全县290个涉农村(社)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2953.96万元,村均10.18万元;经营性收益721.83万元,村均2.47万元。

答好提质增效开年卷

推动全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桑柘镇党委书记孙林

桑柘镇一季度经济报表、民生报表均为A档,位居全县前列。

聚焦产业迭代升级,产业发展提质提速。种植烤烟18000亩、高淀粉红薯3000亩、大黄、百部、天冬等中药材4000亩、白茶2000亩。瑞鑫矿业、福鑫矿业等企业产值达1200万元,三峡集团、能投集团、中京电投等风电企业相继落户。探索资产租赁、劳务服务、盘活闲置、入股分红等方式,落实村集体经济“四分四定”机制,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达228万元。

聚焦耕保责任落实,底线任务守住守牢。全面盘清、盘活耕地及宜耕后备资源,耕地质量实现“稳中有升”。争资7200万元,实施2.1万亩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耕地效益实现“多重提质”。建立耕地保护三级责任体系,耕地使用实现“严管严控”。

聚焦城乡融合发展,乡村治理有力有效。在镇村管理上下功夫。聚焦场镇拥堵、生态环保等堵点,建成停车场2个,启动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活动。主动认领场镇新街建设遗留问题清单,落实“发现、分析、整改、评估”闭环机制,争资2300万元,道路、管网、派出所等项目推进有序。

党建引领添活力凝心聚力促发展

奋力推动实现全年“满堂红”

太原镇党委书记支海

太原镇瞄准“强村富民”目标,持续深耕“强村公司”,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

强党建,重学习,筑牢乡村振兴主心骨。开展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主题党日活动。组织人员外出学习先进经验,持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强经济,育特色,打开产业发展新格局。探索以强带弱、以点带面,带动全镇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同时充分整合现有资源,打造火锅底料产业一体化运营。与长江师范学院美术学院签订校地合作协议,完善研学团建及非遗传承体验项目。

强治理,抓稳控,乡村善治水平不断提高。依托“141”体系和综治中心,定期研判形成风险清单,分级分类处置。依托网格员事件上报、微信群、入户走访等方式,广泛了解社情民意,积极解决群众实际需求。

强保障,稳民生,人民福祉不断增进。着力解决季节性缺水等突出问题,大力推进饮水工程体系建设,建设城乡一体化供水网络系统,保障农村群众饮水安全。制定30余项为民服务事项清单,全力做好民生改善工作。

分享

手机阅读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