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水首页>新闻频道>乡镇>
§当前位置: 彭水首页>新闻频道>乡镇

三义乡龙合村:从“一家美”迈向“全村美”

发布时间:2024-05-1110:37:50彭水杨静

村民正在采摘茶叶。

重庆彭水网(记者:钟建  文/图)清新别致的农家小院,生机勃勃的产业基地,配套完善的温室大棚……一幅乡村美景“画卷”在三义乡龙合村呈现。近年来,龙合村扎实推进和美乡村建设,持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想方设法帮助农民增收致富,这个群山环绕的小山村正从“一域美”向“全域美”,从“环境美”向“生活美”,从“外在美”向“内涵美”转变。

引进特色产业

促进村民增收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近年来,龙合村采取“集体经济+公司+农户”模式,大力发展瓜蒌种植产业,带动当地群众就业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初夏时节,在龙合村瓜蒌基地,放眼望去,水泥杆矗立,杆上拉满网,基地上,已经起好垄、铺好薄膜,村民三五成群除草。

村民晏华云在基地里主要从事施肥、除草等日常工作,她家不仅能有集体经济分红,同时也能务工增加收入。“如今,农村政策很好,荒地都开出来种瓜蒌了,我们老百姓也能在家门口打点零工,还能顺便做自家的农活,一年也能挣到万把块钱,挺不错的。”对此,晏华云非常满意。

今年,瓜蒌基地实行宜机化改造,翻土机、三轮车可以直接开地里进行翻土、施肥等作业,大大降低了用工成本。同时,在专家团队的指导下,进行科技化栽种、铺设薄膜、架设喷灌等改造,将很大程度上提升瓜蒌产量和效益。 (下转2版)  (上接1版)

作为多年生宿根性植物,瓜蒌种植效益可谓明显,具有一次性投入,连续多年收益的优势。

“瓜蒌价值高,瓜子可做休闲食品,瓜皮和瓜瓤作为中药材,深受市场欢迎。”龙合村党支部书记秦晋说,今年我们邀请瓜蒌种植专家,不仅给予种植技术支持,还给我们解决后顾之忧,提供了市场回收保障。

近年来,龙合村按照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将瓜蒌、高山蔬菜等作为全乡主导产业,积极整合相关项目和资金,大力引导各村发展瓜蒌种植,为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村民持续增收拓开了共同致富新路,夯实了乡村振兴基础。

依托优势资源

打造特色民宿

沿着弯曲的柏油路上行,来到龙合村在一处山谷中,树木掩映下两幢白色的小楼,映入眼帘,简约别致……这个由废弃煤厂改造而成的乡村民宿正日渐成形。

“变化真是太大了,我以前经常路过这里。”村民封朝连说。

这是三义乡的一座特色民宿——山水人家。

为何变化这么大?原来,这里曾经是一处废旧的煤矿厂。

“当时废旧厂房占地面积约2000多平方米,为保护生态环境已关闭多年,土地一直在那闲着。”秦晋说,通过“公司+集体+个人”的模式,民宿设计时按照因地制宜、变废为宝、生态宜居的理念,对废旧矿厂进行升级改造。

近年来,龙合村坚持民宿促进旅游发展的理念,充分利用特色产业、特色景观、乡村民宿等资源发展“民宿经济”,为老百姓打造出家门口的增收渠道。

现在民宿共有15间客房、6间包房、3个KTV、2间棋牌室、1个大会议室,可一次性接待120余人。同时,客人还可以在宽敞的院坝里开展烤烧烤、打篮球等活动,每到夏日避暑纳凉旺季,总会吸引了不少游客前去参观、体验。

不只是山水人家,三义乡越来越多的乡村闲置资产“变身”乡村民宿,刷新了乡村的“颜值”。

龙合村的变化,得益于该村“产业+农业”有机融合,以及全体村民的积极参与和努力。近年来,龙合村依托有利的自然条件,推动闲置资源有效利用,大力发展乡村民宿等绿色生态旅游产业,村集体经济和群众收入大幅增加,村容村貌也在不断改善。

深化乡村治理

助力环境提升

道路蜿蜒宽阔、院落干净整洁、田野绿意盎然、空气沁人心脾……这是龙合村给人的第一印象。

随着农村人居环境的持续提升,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

“这几年,我们村的居住环境越来越好了,村民们的环保意识也提升了,生活垃圾有专门的垃圾收集点集中处理,家家户户房前屋后都干干净净。”提起现在的生活,龙合村村民王玉琼不禁竖起了大拇指。

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三义乡因地制宜,发动群众,坚持建管并重,建立长效管护机制,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大步迈向“全域美”。

“村集体经济收入提高了,我们开始带领村民完善道路、水池等基础设施,优化农村人居环境。”秦晋说,作为乡村治理的重要一环,龙合村通过网格化管理,引导村民参与村庄绿化美化。

错落有致的农家小院、夜晚照明的光伏路灯、标准化的瓜蒌基地、整齐划一的蜂棚基地、种植历史悠久的高山茶叶、别具特色的乡村民宿……这一切成就了龙合村这道美丽的风景。

龙合村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支撑点,落实生态发展理念,实施农业绿色发展理念,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分享

手机阅读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