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水首页>新闻频道>文化>
§当前位置: 彭水首页>新闻频道>文化

端午吃李

发布时间:2024-07-2217:11:50彭水杨静

◆蔡秀

儿时,苹果、香蕉、火龙果算是奢侈的水果……少有吃过。到了端午时节,李子却到处都是。

那时,我家的李子树大树木小树苗有上百棵,品种也有三四种,吃李子的时间能持续两个月左右。

每到李子成熟时,就约上小伙伴们一起到我家摘李吃。

挑一棵李子树,像猴子一样,一蹿一蹿地爬到李子树的顶端。一定要挑最大最熟的果子,坐在树枝上,乐悠悠地吃起来。

一直吃到牙齿酸软,李子将衣裤口袋装满了,才慢吞吞地下树来。

下树后,就和小伙伴一起比谁摘的李子大,谁摘的李子甜。

“我的这个好甜哟……”

“分我一半,我尝尝……”

“不能分,分李,分李,就是要分离。我妈还说,李子分了吃要打摆子……”

最后,谁也不知谁的甜。

李子吃多了,到了晚上也就吃不下饭了。肚子却一直咕咕咕响个不停,厕所也跑个不停。

每到这时,母亲总是一边烧着大蒜给我治肚子,一边责备“给你说了,桃养人,杏害人,李子树下埋死人。要少吃,要少吃。”

家里的李子自己是吃不完,也不能多吃,自然就要摘去卖了给我们凑学费,凑生活费,补贴家用。

每到周末,就得和母亲一起到镇上卖李子。头天下午就开始摘李子,我爬树上摘,母亲站树下摘。不多时,两个背篼就装得满满了。那时,家家户户都有李子树,价格自然也低得很。为了能多卖些李子,母亲总是不厌其烦的招揽生意。

“买点嘛,自己家的,老树子结的,甜得很……”

若是,有人买,母亲更是热情地帮忙挑选。过称时,也总是称得足足的。

运气好时,李子能卖完,有时赶集的人陆陆续续散场了,背篼里的李子还剩下一大半。

这时,母亲就会带着我,背着李子穿行在肉铺市场,菜市场,挨着问“老板,吃李子不?五斤李子换一斤肉嘛。反正你的肉也卖不完,换着吃……”

几条街走下来,背篼里李子都换成了猪肉、豆腐、鱼……

可到了李子大量上市时,就更不值钱了。

2008年6月,我在离家十几公里的镇上读高中。又到端午时节,为了能让李子卖个好价钱。只字不识的母亲,第一次盘算着到从未去过的县城里卖李子。为了能多卖些,头天下午,母亲整整摘了两箩筐和一背篼。第二天,天麻麻亮,母亲怀着忐忑的心情搭上了去县城的客车。幸运的是,在车上母亲遇到了我的同学,忐忑的心情终于放下一半。

母亲托同学给我带话,她在一个路边等我,让我请半天假,陪她到县城卖李子,她一个人不识字,不认得路,有些害怕。(我读书的高中到县城,与我家到县城的路线如同“人”形。县城在“人”字头,学校与家在“人”字两尾,母亲则在“人”字的汇合处的镇上等我)

听到同学的表述,我急忙找老师请假,乘车到街上找母亲。一圈下来都没发现母亲的身影,心里开始有些慌了。又沿着几条街找了一圈,终于在一条街边找到母亲。

远远的,我看见母亲坐在石阶上,身旁的背篼、箩筐装着满满的李子。母亲焦急又落寞地看着来来往往的车辆、行人。我想,又没有手机,如果同学没有将话带到,或者我没有找到母亲。那带着一背篼、两箩筐的母亲又该怎么办。

母亲看见我走来,立马站了起来,脸上的焦虑瞬间消失了,开始有了笑容。“耽误你学习了,我没来过资中城,怕找不到路,这次你带我去了,以后我就自己去了。”母亲十分客气地说,让我感觉很陌生,像个外人。

很快,我们重新乘坐客车到了县城,找到了合适的位置。县城的价格比镇上高了许多,加上母亲热情的招揽,李子很快就卖完了。

回家的路上,母亲一边清数着当天卖李子的收入,一边说着“这段时间卖李子的钱凑起来够你下个月的生活费了,你要好好读书,以后就再也不用卖李子了。”

今天,因为工作需要,我在重庆师范大学闭关学习。酒店餐餐都变换着提供水果,苹果、香蕉、火龙果,哈密瓜……我少有拿取,觉得这些水果都太普通。今天的水果盘里却出现了李子,我高兴地拿了一颗,咬了一口,却又酸又涩。酸涩的刺激,让我顿时想起了家乡的李子。

如今,当年一起爬过的那些树早已成了枯枝,当年一起爬树的小伙伴早已散落在天涯,当年小小的李子树苗也早已结果,母亲早已背不动一背篼李子,挑不起两筐李子。

摘李、吃李、卖李早已成了我永远回不去的记忆。


分享
相关新闻>>

清凉摩围寨

手机阅读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