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水首页>新闻频道>乡镇>
§当前位置: 彭水首页>新闻频道>乡镇

大垭乡大垭村:“蔬”写绿色致富路 助力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4-11-1116:05:20

重庆彭水网 (记者 李光泽)近日,走进大垭乡大垭村,沿着蜿蜒的山路前行,到达山顶,眼前的景象让人豁然开朗,只见一大片绿油油的甘蓝长得正旺,如绿色画卷映入眼帘。

据大垭村党支部书记向国中介绍,大垭村平均海拔1100米左右,气候宜人,为高山蔬菜产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近年来,大垭村充分发挥当地良好的生态资源优势,在乡村振兴中发展特色生态产业,切实发挥“产业带农、产业兴农、产业富农”增收作用。

整合土地资源

发展特色高山蔬菜

大垭村结合当地实际,全村以特色高山蔬菜和朝天红辣椒种植为主导产业,同步发展李子、柑橘等特色经果林产业和休闲渔业、农旅观光业,促进更多农户持续增收。

“我们利用农村产权交易平台,集中统一流转土地500余亩,对连片区域内的土地统一进行流转发包。”向国中说。

2024年,大垭村成功引进武隆区种植大户发展甘蓝、菜椒等高山蔬菜产业,实现年产值150余万元。

在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同时,大垭村还通过大户积极带动周边的村民发展甘蓝种植,并向村民们传授种植技术。现在已带动村民10多户,发展种植甘蓝400余亩。

同时建立在家劳动力台账,主动联系产业大户,根据需求与产业大户签订劳务用工协议,统一进行劳务发包,既保证了农民和产业大户的利益,又促进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基地累计带动就业200余人次,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

“我现在既能在家里做事,还可以抽空在基地干活,120元一天,我挺满足的。这样的工作机会,让我既能照顾家庭,又能增加收入,改善生活。”在基地务工的村民王银琼说。

巩固特色产业

持续推动助农增收

2021年开始,全村广泛发展朝天红辣椒种植,辣椒产业已成为大垭村带农增收的主导产业。村集体主动带头种植发展,每年免费为村民发放肥料、农膜、辣椒种苗等物资,并提供技术指导,群众发展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

大垭村村民陈强从村集体流转了15亩土地。“我们只管种植,销售等后续工作有专人负责。”陈强高兴地说,现在每年种菜收入有5万多元,还在家里发展养殖,再不用背井离乡出门打工了。

为保证群众利益,做好辣椒销售后续环节,村集体引进彭椒公司与村民签订合同,按照“保底价+浮动价”确保辣椒稳定收购。同时,在当地建立烘烤加工车间,实现辣椒就地收购和加工,让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据统计,全村每年实现辣椒产值200万元以上,带动农户230余户,群众收入进一步增加。

推动农旅融合

拓宽产业增收渠道

在大垭村3组,一个个蜂箱错落有致排列着,蜂农向尚仲正仔细查看蜜蜂生长情况,只见他小心翼翼掀开盖布,小蜜蜂立刻嗡嗡地从蜂箱中飞出。

以前,向尚仲常年在外务工,2017年,他回到家乡开始自己尝试养蜂,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向尚仲明白,要想养好蜜蜂,得吃技术饭。2022年,向尚仲开始自己发展蜜蜂事业,经过多处寻找,最终将养蜂场定在了大垭村3组。如今,向尚仲已是当地有名的养蜂大户,保有蜜蜂300多群。

向尚仲只是当地群众返乡创业者的缩影,大垭村按照“党组织+村集体+基地+农户”等产业发展模式,通过深入结合大垭乡“双培双带”工程,进一步发挥村集体示范带动作用,新培养和引进一批大户带头发展特色产业。

截至目前,全村已发展半边红李子500亩、柑橘200亩,引进耕绿公司种植蜂糖李400多亩,新建葡萄种植大棚10个。大垭村在此基础上充分结合农旅融合发展的思路,打造休闲农业、体验农业,大量游客到现场采摘柑橘、葡萄等,进一步拓宽了群众增收渠道。


分享

手机阅读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