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水首页>新闻频道>文化>
§当前位置: 彭水首页>新闻频道>文化

乡茶情思

发布时间:2025-04-0109:16:27

◆邹贤中

自从2006年离开故土,先后经历打工、从军、经商失败再打工的生活,足迹不断地在珠江三角洲的一地到另一地漂泊。出来多年,乡土的气息似乎离我远去了,乡村的轮廓也渐渐淡出了记忆,唯有那乡土的清茶还深深地镌刻在脑海里。

提及乡茶,最先让我想到的是茶花。“茶花一树早桃红,朵朵彤云笑傲中”,茶花重瓣,有大红、玫红、白色等多种颜色,白色最香也最普遍。

关于乡茶的记忆,印象中最深刻的初三时代的一次春游。当时正是清明前夕,纵有风月良辰细雨斜织,无人共赏,抱月赖入眠。于是在一个周六约上三五同学去山里踏青。故乡的房屋都是依山傍水而建,家离大山很近,早上,吃完早饭的我们就从家里向大山进发了。

一会儿就到了山脚,沿着蜿蜒的山路前行,清新的空气和泥土的芬芳扑面而来。由于刚下过雨,山路泥泞不堪,我们小心翼翼地向前行走,一簇簇一丛丛白的、黄的、淡紫色的小花、绕满藤蔓的大树就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

我们并没有因为山路的湿滑影响情致,说着笑着一路风景一路欢歌。不断在山径穿行,碰到各种奇异的花草总是要停留下来欣赏,嫩绿草叶的筋脉清晰可见,各色的花儿争妍斗丽。通幽小径谈心寻花,领略大自然的神奇风光真的很惬意。

老天爷似乎也很给我们面子,竟有了雨后天晴的艳阳,暖暖的阳光照在身上舒服极了。我们继续向前行走,一路的花草不断地吸引着我们。山花烂漫,红得耀眼的杜鹃、清香四溢的白玉兰还有很多叫不出名儿的小花也给了我们很多惊喜。各色的花儿像五彩的绸缎在花丛里飘荡,花丛也因山中薄雾的滋润更加娇嫩。

山路逐渐陡峭,离大山的怀抱更近了,此时我们隐约听到女子欢笑的声音,犹如天籁悦耳动听。一个同学喊起来:“你们听,好像有人在说话呢。”

另一个同学说:“这有什么好奇怪的,俗话说清明的茶,贵如金。这清明前采制的茶叶呀,茶叶细嫩,味醇香幽,是茶中的佳品,马上就到清明节了,现在正是一年中采茶最好的时期。那声音估计是采茶女子在说话吧。”

我提议,既然是出来游玩,我们也去凑凑热闹吧。我的提议得到了大家的赞成,于是一行又结伴循着声音而去。

刚上完陡坡,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望无际的绿,竟是一片绿的心醉的茶园,春光明媚茶园吐绿,那绿娇艳欲滴,整座茶园像一块天然的绿翡翠镶在群山之中,那绿色强烈地震撼了我们,我们屏住呼吸,生怕破坏了大自然的和谐。放眼望去,三三五五的采茶女子身穿蓝衣,头戴斗笠,身背竹篓像一个个仙子伸出纤纤玉手,动作娴熟地将一枚枚茶芽采下,展现着一幅充满着生机活力的采茶图。

那些采茶女子也发现了我们,有一个还主动和我们打招呼:“你们是来采茶叶的吗?”

我说:“不是,我们是春游的学生。”

她们甚是热情,一来二去地聊着,很快就熟悉了起来,我们也加入了采茶队伍,开始体验采茶之乐,共享清新的自然。只是很少做这些细腻活的我们一个个都笨手笨脚的,直惹得那些采茶女子娇笑连连,山谷中不断回响的笑声似乎让我们回到了无忧无虑的童年,一瞬间,我们好像从书山题海的压力中解脱出来。

从聊天中得知和我一起采茶的女子叫玉兰,人也像名字一般圣洁无瑕。她很能说,给我讲了很多关于茶的知识。她说,采茶分春、秋两季,但只有清明、谷雨前后的茶叶最为娇嫩、珍贵,现在抓紧时间采茶,到时候拿到集市上力争卖个好价钱。

在采茶中,她还讲解了我国悠久的茶文化,告诉我采茶、制茶的方法以及茶叶的功效,这些课堂上无法学到的知识让我对她刮目相看,没想到山中的一名采茶女子竟然懂得这么多。

采茶在中午落幕,我们都要回家吃饭了,两个小时相处也产生了深深的友情,我们挥手道别。原想以后还有机会一起采茶,共享这种宁静和谐之美。没想到几个月后,中考结束的我就踏上了南下深圳的打工之路,因为生活,在清明时节回乡采茶的愿望自然一次次落空。出门在外,我也养成了喝茶的习惯,茉莉花茶、铁观音、毛尖、普洱都喝过,但是比起乡茶总感觉少了点什么,我想,可能它们无法打发我那连绵如织的乡愁吧。

前不久,二姐回家了,她打电话给我时说带一些乡土的茶叶上来,我似乎又闻到了那清幽的茶香。


分享

手机阅读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