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水首页>新闻频道>民生>
§当前位置: 彭水首页>新闻频道>民生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我们走在致富路上

彭水日报发布时间:2020-07-1410:15:50彭水彭薇彭水彭薇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我们走在致富路上

养殖生猪收入过百万

7月11日,走进龙射镇钟山村4组张长生的生猪养殖场,映入眼帘的是一幢2200平方米的猪舍,目前这里存栏生猪700头,其中猪崽400头,一旁的张长生正忙着喂食生猪、打扫圈舍。

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龙射镇涌现了一批脱贫致富带头人,张长生就是其中一位。张长生,龙射镇钟山村4组村民,今年38岁,一家10口人。

张长生告诉记者,他家之所以被评为贫困户,一是因为家中父亲患病肝硬化多年,长期药物维持;二是家中4个孩子上学。“和我弟弟结婚后没有分家,全家共10口人,平日里一家人的生活开销很大。”

为了脱贫致富,2017年张长生返乡与银木村8组建卡贫困户陶成坤共同发展生猪养殖业,增加家庭经济收入。张长生介绍,陶成坤是他的舅舅,以前二人都是在外务工,为了创业,俩人找朋友借了几十万元建起了近2000平方的圈舍,到浙江、山东两地引进种猪70余头。谈到创业之初,张长生感慨很不容易,前期资金全靠借,养殖技术也是现学现用,但好在两家人齐心协力,遇到任何问题都积极商量,共同解决。

2019年,张长生发展生猪养殖1200头(其中母猪65头),出栏1000余头,产值300余万元,实现纯收入100万元以上。发展烤烟60亩,收入20万元,其中纯收入10万元,解决当地剩余劳动力4人就业。同时发展传统玉米种植近20亩,增加家庭收入1.5万元。同年投入20万元扩建生猪养殖场地300平方米,现圈舍规模达2200平方米。

如今张长生通过自身发展优势,在当地大力发展种养殖业,积极参加县、镇组织开展的各类技术、技能培训,在钟山村及银木村起到了有效的致富带头作用。

融媒体记者 陈 淋


种蔬菜喂生猪走上致富路

“今年因为气候不好,所以我们就只种了10余亩红薯,但是糯玉米种得比较多,种了40余亩。”7月10日,谈到今年上半年的收入时,村民李方合高兴地告诉记者,今年自家种的糯玉米已经全部卖完,收入了2万余元。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李方合靠着种蔬菜喂生猪,不但自己富了起来,还带动了村子其他贫困户增加收入,三个孩子有两个已经顺利完成大学学业。

李方合,普子镇石坝子村2组村民,早年一直在外务工,2008年返乡开始养猪,2014年,他家因学致贫。“那时候一年就靠家里养的几头猪为生,家庭收入低,大的两个孩子一个在上高中、一个在上初中,经济负担重。”

李方合深知只有收入增加了,家里才能脱贫,于是他开始琢磨怎样才能增加家庭收入。“再像年轻时一样外出务工挣钱有点难,体力跟不上,娃儿没人照顾,但是光靠家里每年养10多头猪,难以维持生计。”看着村里闲置的土地,李方合想到了因地制宜种植蔬菜增加收入。

“我们村基础条件差,贫困程度深,贫困人口多,年轻人都外出务工了,所以很多土地都闲置下来了,我们家所处的位置靠河边,海拔低,离场镇也比较近,所以我就想着可以种点蔬菜去卖。”于是,李方合开始应季节种植时令蔬菜,地里劳作集市吆喝,充分利用荒芜的土地资源和闲置劳动力,种植红薯40余亩。主要通过流转14户农户的荒地和14户贫困户的劳动力务工100元/天,让农村闲置劳动力家庭获得了更多的收入。李方合介绍种植出来的红薯他会自己加工成猪饲料或者红薯粉丝,去年他的红薯粉卖给村里合作社收入了2万元,一年下来,自家卖菜卖猪卖糯玉米等纯收入达10万元。

这几年,大伙都把李方合的执着和苦干实干都看在眼里的,村里发展集体经济时,他带头入股木子农业发展经果林产业,村民们也随之积极入股。

融媒体记者 陈 淋


分享

手机阅读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