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水首页>新闻频道>时政>
§当前位置: 彭水首页>新闻频道>时政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 彭水一个少数民族村子的脱贫之路

彭水日报发布时间:2020-07-3009:53:31
渝黔边界、大娄山北缘山地,长旗河在此蜿蜒流淌,千万年的时光,雕琢出长旗河峡谷两侧的壁立千仞。

中国彭水网重庆日报记者 陈维灯 实习生 何星熠)渝黔边界、大娄山北缘山地,长旗河在此蜿蜒流淌,千万年的时光,雕琢出长旗河峡谷两侧的壁立千仞。

峡谷一侧、绝壁之上,是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黄家镇白沙河村;另一侧,则归属贵州省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浞水镇。

白沙河村,全村235户、1022人,以苗族和土家族为主,其中苗族占比超过80%。距彭水县城54公里,地处偏远、交通不便、耕作条件差的白沙河村,在2014年还有建卡贫困户91户、453人,贫困发生率达到27.6%。2019年10月,白沙河村整村脱贫,全村仅有两户、4人未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0.39%。数字佐证着白沙河村5年里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却有更多的故事是数字无法讲述的。


“那么多人帮我们,我自己也要争口气,日子才会越来越好”

盛夏时节,紧邻长旗河峡谷的白沙河村塘坝上,41岁的庹明华正用苞谷叶子喂养着几头黄牛及西门塔尔肉牛。

7月24日,黄家镇白沙河村,村民庹明华正在自己的养牛场内喂养肉牛。重庆日报记者   齐岚森   摄

2014年,因家中三位老人及自身腰椎间盘突出,加上几个孩子上学,庹明华一家入不敷出,被村里评定为建卡贫困户。

“根据他的实际情况,我们建议他发展肉牛养殖,增加收入。”白沙河村驻村第一书记谢大良介绍,驻村工作队帮助庹明华申请落实了5万元金融扶贫贷款,在塘坝建起了30头规模的肉牛养殖场。2017年,庹明华实现脱贫。

“那么多人帮我们,我自己也要争口气,日子才会越来越好。”驻村工作队的帮助,让庹明华看到了生活向好的希望,激发了他的积极性。

他发现,虽然紧邻崖壁,但在陡坡深谷的白沙河村,塘坝的地势却相对平坦,且大多为闲置地。

“我就想着把这些地开荒,种点糯苞谷之类的,既能卖钱也能喂牛。”2019年,身体状况有所好转的庹明华,征得相关村民的同意,将塘坝的50余亩闲置地全部开荒,种上了糯苞谷、蜜本南瓜、西瓜等经济作物。当年,出售肉牛及种植经济作物给庹明华带来了10余万元的收入。

今年,庹明华计划将养殖的肉牛品种全部换成西门塔尔,并扩大养殖规模至50头,“路子认准了,就没问题。”


“因地制宜、栽满种尽,为每家每户制定脱贫产业”

“因地制宜、栽满种尽。”谢大良介绍,驻村工作队经过调研发现,白沙河村要脱贫,出路还在土地里,“我们根据实际情况,为每家每户制定脱贫产业。”

 今年,61岁的黄其翔养殖了800尾草鱼,“先试哈得不得行,得行的话明年我再搞几亩田来养鱼。”

7月24日,黄家镇白沙河村,村民黄其翔和妻子正在自己的鱼塘边给自己的800尾草鱼喂食。 重庆日报记者 齐岚森 摄

2014年,肺部疾病让黄其翔花费了5万余元的医疗费,全家也因此陷入贫困。

患病之前,黄其翔是村里的种植能手。根据黄其翔的这一特点,驻村工作队为黄其翔制定了种植红高粱、糯玉米、萝卜等农作物增产增收的计划。

2019年,黄其翔收获红高粱1600多斤、萝卜3000多斤、糯苞谷2000多斤等,仅种植收入就近两万元。

“今年天气不行,我就和谢书记商量,多养点少种点。”因此,黄其翔减少了种植面积,增加了养殖数量,“除了800多尾鱼,我还养了20几桶蜜蜂、4头牛、两头猪,今年收入应该不错。”

“以前,村子里就种苞谷、红苕、洋芋这‘三大坨’,解决温饱。”白沙河村支部书记黄其明介绍,近年来,在产业政策的引领下,白沙河村村干部与驻村干部一起努力,制定了“长短”结合的产业发展方式,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并通过引进电商、发展微商,对口帮扶单位、驻村工作队等消费扶贫,打通产品变商品的平台,让农产品卖出好价钱。

7月24日,黄家镇白沙河村,村民黄其翔和妻子在家门口有说有笑的干着农活。重庆日报记者   齐岚森   摄

“特色产业发展,不仅盘活了资源,增加了群众收入,还壮大了村集体经济。”黄其明介绍,2019年,糯玉米种植,户均增收3000多元;蜜本南瓜种植,户均增收2000多元;村集体收入了5万余元。

此外,2019年,白沙河村以“企业+村集体+农户“的模式,引进企业发展花椒1000亩、高粱508亩,解决村民长期增收的问题。

“河上建了桥,村里也全都是水泥路,来去都方便”

赶夜路用的马灯、手电筒,耕作用的犁耙、锄头,捕鼠用的“木猫”,晾晒谷物用的簸箕……

7月26日午后,白沙河村村史馆,75岁的村民黄成寿正在观看村史馆的“藏品”。

“这是以前村民走夜路用的马灯,现在的年轻人很少见到了。”看到马灯,诸多回忆涌上黄成寿心头,“以前走夜路,走的都是泥巴路。提着马灯只能看清脚下那一点点,有点光都是昏昏的。现在走的都是水泥路,路灯照得亮堂堂的。”

2004年,在黄其明带领下,村民在白沙河上修建了一座便民桥,这也是白沙河村第一座水泥桥。

“钢筋水泥都靠背下去,一个来回要一个多小时。”黄其明说,白沙河村进村公路在2014年才修通。在这之前,村民到黄家镇场镇,要经过白沙河、细沙河、叫花千河三条河沟,最远的地方要走3个多小时的山路。“不通路,修桥的材料都是大家走小路肩挑背扛运进来的。”

“学生上学最恼火。”黄成寿记得,路修好之前,白沙河村的孩子到场镇上学都只能靠步行,“遇到涨水的时候,妈老汉就要背着细娃过河,生怕细娃遭水冲起走了。”

近年来,随着脱贫攻坚的纵深推进,白沙河村以交通建设为主,大力改善全村的基础设施。目前,全村共硬化公路25公里,实现了组组通水泥路。

“河上建了桥,村里也全都是水泥路,来去都方便,也有利于产业发展和村民增收致富。”黄其明介绍,住得最远的村民如今坐车到场镇也只要30多分钟。

分享

手机阅读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