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水首页>新闻频道>文化>
§当前位置: 彭水首页>新闻频道>文化

《黄庭坚彭水往事》连载之十六——下棋休闲

发布时间:2020-08-2610:52:05
围棋,起源于中国,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围棋属于琴、棋、书、画四艺之一。围棋发展到宋代的19道棋盘基本定型,被人们喻为围棋游艺在历史上发生的第二次重大变化时期,以弈棋、弹琴、写诗、绘画作为当时士大夫阶层引以为风雅之事,成为陶冶情操、愉悦身心、增长智慧的文化娱乐活动。

围棋,起源于中国,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围棋属于琴、棋、书、画四艺之一。围棋发展到宋代的19道棋盘基本定型,被人们喻为围棋游艺在历史上发生的第二次重大变化时期,以弈棋、弹琴、写诗、绘画作为当时士大夫阶层引以为风雅之事,成为陶冶情操、愉悦身心、增长智慧的文化娱乐活动。

黄庭坚是个棋迷,常常夜里做梦都在下棋,他曾经在给侄儿的信中写道:“人生宝贵的光阴应拿出三分之一来谋生治家,三分之一读书,三分之一喝酒下棋。”下棋对黄庭坚来说,可谓重要到和生存、读书相提并列。

黄庭坚来到彭水,对朝廷的党祸之争还心有余悸,所以,他从来不参与州县的公事,诗词创作,研习书法,种植庄稼,授课讲学,参禅悟道,品茶会友,品香下棋成为他的生活常态。

下棋一直是黄庭坚非常喜欢的休闲活动,以前就经常与苏轼诗词唱和、探讨书法、品茶下棋。有一次,黄庭坚与苏轼在松树下边下棋,苏轼投下一子后,突然落下一颗松子掉在棋盘上,过一会又落下一颗,苏轼盯着松子说:松下围棋,松子每随棋子落。然后看着黄庭坚,黄庭坚心里明白,这是要我对下联呀! 黄庭坚抬头看见不远处的一条小河,河边柳树的柳丝,清风吹来,悠悠荡荡,划过水面,柳树下坐着一个渔夫,握着长长的钓鱼竿在钓鱼,黄庭坚心想有了,立即对出下联:柳边垂钓,柳丝常伴钓丝悬。俩人相视大笑,继续下棋。

黄庭坚在彭水,以诗会友,以棋会友,以茶会友,彭水的官吏、朋友、学生,只要喜欢下棋,都是他的棋友。绍圣三年(公元1096年)九月十六日,杨明叔、林表亭、吕东玉相约来到黄庭坚家中,他们三人都在彭水为官,吕东玉还是黄庭坚以前的同事。四个人实行单循环下棋,没有下棋的两人就品茶品香,或读书写字,或诗词唱和。最后一轮林表亭和吕东玉下棋完毕,杨明叔就磨上墨,请老师黄庭坚写一篇书法,黄庭坚想起陈元舆寄来的诗请他指教,虽然已经看过了,但还没有回复,就以他的诗韵,当即作诗一首,用安徽舒城张真毛笔书写,觉得毛笔很不错。他在《跋所书戏答陈元舆诗》中说“林表亭与东莱吕东玉对棋罢,眉山杨明叔作墨沈,请作大字,试舒城张真笔,烧烛寸余。”

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八月二十六日早上,黄庭坚起床后在自己的书房泡上茶、点上香开始了一天的生活,离吃饭还有点时间,他就随便看看书。偶然看到了韦昭写的《博弈论》,韦昭,字弘嗣,云阳人,三国时期著名的史学家,便翻开阅读。《博弈论》中说“……今世之人多不务经术,好玩博弈,废事弃业,忘寝与食,穷日尽明,继以脂烛。……”黄庭坚读着读着就感叹起来,感叹人生过得太快,自己都五十三岁,人也老了,但还有很多事要做,还要教学生读书,还要写诗作词,还要研习书法,还要品评朋友的诗作,还要受朋友之请题写铭文等等。黄庭坚觉得现在下棋真没有好处,只会浪费时间,下棋的时间还不如用在修炼道家气功上,于是发誓,从此以后不下棋了,并将《博弈论》书写一次,当是誓言。他在《书博弈论后》中说“涪翁放逐黔中,既无所用心,颇喜弈棋。绍圣四年丁未,偶开韦昭《博弈论》,读之喟然,以为真无益于事,诚陶恒公所谓牧猪奴戏耳,因自誓:不复弈棋,自今日以来,不信斯言,有如黔江云!”

下棋活动陪伴黄庭坚大半生,虽然晚年发誓后就没有下棋,但下棋仍然是黄庭坚休闲的方式,下棋让他暂时忘却烦恼,下棋激发创作灵感,下棋也能修身养性。

□王业培


分享

手机阅读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