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水首页>新闻频道>文化>
§当前位置: 彭水首页>新闻频道>文化

彭水地名故事之平安寺

发布时间:2020-11-1109:37:16

彭水全境基本属于喀斯特地貌,历史上很多地方蓄水艰难,缺水现象比较普遍。然而,有一个乡镇,历史上却因为蓄水特别容易,四面溪水汇集此处后难以排泄,导致十年九涝。今天的彭水地名故事一起走进平安寺。

地名来历

平安镇因驻地名平安寺而得名。平安寺一带因地处低洼,四山环合,遇雨则成泽国,十年九涝。清康熙年间,乡民为祈神保佑清吉平安,便在坝上至高点建寺一座,取名平安寺。此后,地即以寺名,沿用至今。

平安寺一带与水有关的地名较多。比如:龙王庙、九龙田、石盘水、三岔沟、大塘坝、河渗坝、大塘、隔江坝、四方塘、大水塘等。

与平安镇接壤的龙射镇,因为喀斯特地质导致水源流失。龙射镇比平安镇海拔高,有人戏言,龙射的水全部流到平安寺了,龙射镇雨停三日后,平安寺低洼一点的地方地面还要不断的冒出水珠。笔者上个世纪曾参加救灾慰问,目睹了平安寺一带一片汪洋的情形。现在因为水利工程的修建,平安寺的内涝已经不复存在了。

交通要道

平安寺因地势低洼,形成一与乌江河岸垂直的槽地,历史上交通地位重要,驻兵较多。因驻扎军队形成的地名较多,如杜家营、王家营、萧家营、谭家营、廖家营等。

平安镇“鸡毛店”地名,从侧面印证了交通地位的重要。地处清代递送鸡毛信的要道,鸡毛信的信使在此宿店而得名“鸡毛店”。因为交通地位重要,历史上军事移民也较多。《彭水县志(98版)》记载的军事移民:

赵辅忠 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前后为总兵,来彭水征“蛮”,后落业红石岭(今平安乡赵家坝)。其子:龙镇武隆、凤讨黔江、彪讨桑柘、麒控茶园、麟征调广元、羯居红石岭。

黄显吾(川湖总兵)明末来彭水“赶苗”。后居彭水,墓葬平安乡大坟岭。

陈总兵 明代来彭“赶苗”墓葬平安乡陈家坝。

冉茂胤 明代总兵,来彭“赶苗”。墓葬平安乡柏木园。

冉隆华

彭水是川黔湘鄂革命根据地的组成部分,彭水人民为中国革命作出了贡献。然而留下姓名的红军烈士只有两个。平安乡冉隆华是彭水目前有姓名可考的两个红军烈士之一。

1925年,县立城南小附设师范班,通用初中教材。这是彭水中学百年历史的发轫,也是彭水近代中学教育的开始。这一年,17岁的冉隆华考入师范班。在师范班,冉隆华受到共产党人彭济民的教育,思想受到启发。

1927年,师范班毕业后,冉隆华到县团务干部训练班学习,在共产党人霍恂等人的影响下,思想进步快,活动积极,被吸收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被党组织派遣到郁山、芦塘以教书为掩护,发动群众,建立农民协会,开展反霸抗捐斗争。1929年,党组织在彭水开设“促新书店”。冉隆华以书店店员身份为掩护,负责党组织的联络和保管党的有关宣传资料。

1930年,彭水武装起义失败,一届县委遭到破坏。冉隆华转移到普子坝马家营,积极参与重建县委。5月,选举产生“中共彭水县委”(二届县委),冉隆华被选为组织委员。冉隆华根据县委安排,两次到重庆向中共四川省委汇报工作。6月,冉隆华在丰都参加四川二路红军,被留在红军教导大队任教官。8月,在参加红军的一次作战中,英勇牺牲。


分享

手机阅读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