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水首页>新闻频道>社会>
§当前位置: 彭水首页>新闻频道>社会

搬了新家 有了工作

卢小琴: 生活越来越美好

彭水日报发布时间:2020-11-2009:25:48
深秋时节的黄家镇漆红村,山色层林尽染,处处是秋景图。

中国彭水网(融媒体记者 蔡 秀 文/图)深秋时节的黄家镇漆红村,山色层林尽染,处处是秋景图。在漆红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红墙青瓦的院落干净整洁,阳光洒在院落间,孩子们踩着影子奔跑、欢笑着。收拾完家务的卢小琴也赶着时间去花卉基地里上班。

“住上了新房子,干净整洁;有了工作,基地上班一天能挣80元,负责村里的公路保洁,每月有1000元的收入,生活越来越好了。”说起现在的生活,卢小琴说,自己以前想都没想过,在这以前一家人还是村里的贫困户。如今,有了别样的新生活。

卢小琴说,去年年底,她和13户贫困户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一起顺利住进张家坝集中安置点的新家。“有了国家政策的帮扶,我们只补贴了8000元就搬进了新家。”卢小琴说,现在的新家是一栋两层楼的小洋房,设施设备十分齐全,和城里的商品房一样。宽敞、干净的房子满足了一家人的居住需求。

为了满足大家的生活需求和尊重大家的生活习惯,集中安置点还给各家各户划分了菜园子,设置了集中畜禽养殖区、宴会区。

为了实现“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目标,今年,漆红村强化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产业全覆盖,通过发展黄金中药材种植、花卉种植等产业,拓宽搬迁村民的就业增收渠道。

当天,在漆红村的花卉基地一片忙碌的景象,培土、种花、搬运,基地里大家有说有笑,轻松又自在。“我们建了16个大棚种植花卉,种花的工作轻松,只要能来上班的,都可以来,每天至少有15人来上班,一天80元的工资,大家都很满意。”花卉基地负责人赵华平介绍,今年村里新建了4800平米的花卉种植基地,极大地给当地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

“除了花卉基地外,村里还有5000平方米的中药材育苗基地,村里有了产业,就能吸纳张家坝集中安置点的贫困户到基地务工,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就业。基地见效益后,搬迁户还能占15%的股份参与分红。”黄家镇工作人员罗树强介绍,今年村里依托村级集体经济,采取“公司+农户”的模式,发展黄金中药材种植和花卉种植产业,不仅让易地扶贫搬迁村民在家门口就业,也能让扶贫产业与村民进行有效衔接,随着公司产品和产能的拓展,将逐步实现搬迁村民增收致富的目标。

卢小琴在花卉基地上班。



分享

手机阅读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