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耕地面积和粮食生产 加强粮食流通监管
彭水提升粮食质量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12月4日,记者从县发展改革委获悉,近年来,彭水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工作,认真落实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负责制,不断增强粮食安全生产能力、保持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基本稳定、加强粮食储备安全管理、做好粮食市场和流通的文章、推进粮食应急保障能力建设。
中国彭水网(融媒体记者 向玉婷) 12月4日,记者从县发展改革委获悉,近年来,彭水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工作,认真落实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负责制,不断增强粮食安全生产能力、保持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基本稳定、加强粮食储备安全管理、做好粮食市场和流通的文章、推进粮食应急保障能力建设。
稳定耕地面积和粮食生产。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将耕地保护目标纳入了全县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建立了耕地保护责任行政问责制,稳步推进高产农田的建设。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20万亩,粮食产量保持在30万吨以上。
加强粮食流通管理。加强粮食行政管理体系建设,认真履行执法、监督和统计职责。开展社会粮油供需平衡检查、市场粮食流通监督检查、食品安全专项检查、粮油流通统计等工作;保障粮油有效供给、市场基本稳定、粮食质量安全。多次开展多部门联合执法活动,安排部署“国庆”、“元旦”、“春节”等节假日联合执法活动,保障全县人民吃上“放心粮、放心油”。
建立和完善粮食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疫情期间,彭水充分利用县级应急大米储备企业和全县43个粮食应急网点的粮食应急储备和保障能力,保证粮食供应充足,粮价平稳,有效预防并及时控制粮食突发事件,最大限度地减轻了粮食突发事件的危害,实现粮食安全,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加强粮油价格监测力度。建立粮油供应和价格变动会商机制,组织力量对辖区内各类粮油库存、消费、供应、加工能力和市场价格等情况进行摸底,及时掌握粮油保供稳价动态情况。充分利用城区重百超市彭水店、南门洞永胜菜市场监测点,密切关注价格动态,不断完善粮油行情监测预警机制,为粮食宏观调控提供决策依据。
加强储备粮管理,确保粮食储备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存安全。全面完成6500吨县级储备粮任务,并及时对储备粮进行轮换,保障县级储备粮的“数量真实、质量良好”;确保粮食储备品质。按照“一规定、两守则”要求,进一步明确落实粮食储备安全生产责任主体,完善粮食储备各项规章制度,实施规范化管理。加大了粮食储备检查力度。按照“有仓必到,有粮必查,查必彻底”的原则,实行动态管理,每月不定时对县域内市、县级储备粮及市应急大米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做到粮食储备“数量真实、品质良好、储存安全”,保证各级储备粮在需要时“调得动、用得上、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