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办学条件 配强师资队伍
彭水让孩子们在家门口上好学
12月17日上午,家住大垭乡木蜡村1组村民王林川将孩子送到大垭中心校塘口幼儿园,就忙着去干农活了。
中国彭水网 (融媒体记者 唐 源) 12月17日上午,家住大垭乡木蜡村1组村民王林川将孩子送到大垭中心校塘口幼儿园,就忙着去干农活了。
大垭中心校塘口幼儿园位于塘口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旁,距离王林川家只有10多分钟的车程。
“现在好了,孩子读书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了。”王林川说。
走进大垭中心校塘口幼儿园,干净的教室,整齐的桌椅,齐全的游乐设施,专业的幼儿教师……
“这些配备,跟城里的幼儿园没有多大区别。”大垭中心校塘口幼儿园相关负责人说。
据了解,为了进一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彭水以优化办学条件、配强师资队伍为主要着力点,让更多的学校成为优质学校,办好老百姓身边的学校,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
补短板,大力实施标准化建设。一方面,彭水不断补齐场地场馆的短板,通过对部分学校进行改扩建、新建运动场所、推动城乡学校一体化发展等措施,补齐城乡教育办学短板。另一方面,加强信息化建设,在2019—2020改薄能力提升项目中规划建设多媒体教室629间,为94所学校配备远程同步课堂设备,按智慧校园标准改造和重建48所学校的校园网络。与此同时,还着力开展教师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培训,提升应用教育信息化设备的能力水平,让城乡教学条件得到充分的改善。
建队伍,优化师资合理配置,增强内生动力。开展国培、市培、县培、校培,不断提升教师专业能力。数据显示,自2015年彭水成功申报国培项目县以来,参加国培计划各类培训教师人数共有5765人,实现了乡村学校全覆盖。整合实施“送教下乡培训项目”与“乡村教师工作坊研修项目”,丰富了培训资源,搭建起“想学能学、随时可学、处处能学”的专业提升平台。
此外,彭水还注重完善激励机制,充分保障义务教育教师待遇。同时,还进一步完善对学校的考核分配方案,最大限度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让教师留得下来,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