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青村:一村一品让乡村焕发新活力
近日,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公布了“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公示名单,彭水高谷镇大青村名列其中。
中国彭水网(融媒体记者 任 会 文/图)近日,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公布了“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公示名单,彭水高谷镇大青村名列其中。
仲冬时节,寒气袭人,高谷镇大青村梨园基地一派热火朝天。
眼下,正是果园冬管时间。12月22日,记者走进基地,一颗颗果树跃入眼帘,村民们或穿梭基地里剪枝,或在给果树刷白,忙得不亦乐乎。
村民王允财是大青村3组村民,因年纪大了,外出务工比较困难,他便在家附近找一些零工,挣点零花钱补贴家用。
“我从11月份开始到梨园基地干活,每天工资100元。”正在基地给果树剪枝的大青村3组村民王允财说,他到基地边务工边学习种植管理技术,让自己能有一技之长。
“基地管护工作将在12月底基本结束,近两个月的时间,基地每天都有10多位村民在此务工。”基地工作人员陈云向记者介绍道。
大青村,幅员面积11平方公里,辖5个村民小组,共有520户2170人,耕地面积3908亩(其中农田500亩,土地面积3408亩),林地面积8634亩,森林覆盖率达49%。
2017年,大青村通过退耕还林项目投入120万元(地票资金投入20万元),种植梨树1860亩,油茶400余亩,采用“专业合作社+农户+村民委”的经营模式,专业合作社投资代表集体占股50%,农户以土地入股占股40%,村民委以管理方式占股10%,集体负责管理、回收产品,农户具体种植,按照5:4:1比例进行分红,覆盖全村5个村民小组,惠及2000余名村民。
“2019年梨园已投产见效,今年我们投入10万元,加强果树管护,开展春季赏花、夏季纳凉、秋季采摘活动,促进农旅融合发展。”徐天秀告诉记者。
产业是乡村发展的根基,只有实现产业兴旺,群众的收入才能稳定增长。近年来,高谷镇坚持把发展产业作为助力脱贫攻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抓手,立足镇域资源优势,按照“一村一品”的总体思路,不断创新举措,努力发展产业。
在大青村1组鱼塘基地,村民们正在忙着铺设人行道地砖,一旁的鱼塘已经蓄满了水。
“整个鱼塘有五口,占地面积约30亩,水面面积约27亩。”徐天秀说。
据了解,大青村依托农业综合开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大青村1组建设5个总占地面积约30亩的鱼塘,发展生态鱼养殖,打造休闲垂钓基地,开展休闲垂钓和乡村旅游。该项目通过“资源开发型”发展模式,采取村集体组织经营管理方式,按照“股本形式量化”财政资金使用方式,公司以投资经营方式占股50%,农户以土地入股方式占股40%,村民委以管理方式占股10%,按照5:4:1比例进行分红。
如今,大青村发展经果林2186亩,其中有梨子、柑桔、油茶,已实现投产1300亩。同时,鼓励村民发展种植、养殖业,年生猪出栏1000余头、肉牛50余头、土鸡1000余只。
在实施“一村一品”发展战略中,高谷镇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统筹使用各类项目资金和专项扶持资金,培育壮大具有区域优势和地方特色优势的主导产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合作社引领带动作用,动员产业能人发展特色主导产业,鼓励引导贫困户以土地、资金、劳务等形式入股,参与“一村一品”产业生产经营,形成辐射带动效应。
油茶果。
大青村移民新街。
村民们正在为鱼塘铺设地砖。
李国权正在查看茶树长势。
大青村生态鱼养殖基地。
梨园基地,村民们正在给果树剪枝。
大青村发展的柑桔产业。
小小油茶果成为“致富果”
12月22日清晨,久违的阳光照耀在大地上,在高谷镇大青村1组油茶林,一个身影格外引人注目,他就是村民李国权。
“最近天冷,过来看看油茶情况,我这里的油茶长得很好,自从栽植油茶投产以来,每年收入都在增长!”
“别小看这些油茶哟,它们可都是咱们老百姓的‘摇钱树’呀。”正在查看油茶长势的李国权元笑呵呵地说,天气虽然越来越冷了,但是每天在油茶地里面转转,看着这些油茶,心里总是暖和的。
李国权,高谷镇大青村1组村民,今年59岁。初见他时,给记者的第一印象是这人精神头十足,说起话来很是利落,看着满山的油茶树,黝黑的脸上绽放着笑容。
李国权告诉记者,在种植油茶之前,他本是一名干了30多年的炮工,一直在彭水附近勤恳的工作,一家人日子过得平平淡淡,简简单单。随着孩子的长大,他便想着应该要转换一下生产生活方式,不能一辈子都干炮工吧。
通过多方了解以及村支两委工作人员的建议,加之大青村的油茶种植在当地是出了名的,所以他打算发展油茶种植。
说干就干,2015年1月,李国权和村里的另外两名村民一起,把自家110余亩土地全部种植上了油茶林,共种植油茶400余亩。
“油茶种植后,重要的是管护,你看我的油茶林里杂草很少,我没事的时候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油茶林里。”李国权说,另外,县林业局、镇林业站经常派技术员下来给我提供技术支持。
2018年,油茶开始有了效益,在见效益的第一年,李国权的油茶果就比别人的果子要好,这也让他对接下来继续种植油茶有了更加充足的信心。
今年,李国权自己的110亩油茶林收入了2万余元。除此之外,他还留了一部分果子榨油来自己吃。随着油茶产量稳步提升,李国权盘算着扩大规模,他说,“作为多年生经济作物,油茶全身是宝,其盛果期很长,一朝种下,几代人受益,是实实在在的‘致富树’。”